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野外地质剖面、关键钻井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对比和构造格局研究基础上,运用沉积相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将早二叠世分为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空谷期两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早二叠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早二叠世东北地区主要发育半深海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无障壁海岸沉积体系、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河流沉积体系;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存在漠河古陆、松辽古陆、佳木斯古陆及华北北缘高地四个古陆,物源区碎屑物质供应充分,研究区为浅海、海陆交互及河流沉积区,周边古陆的格局;至空谷期,松辽古陆消失,研究区为浅海-半深海沉积,周边古陆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对山东鲁西地区野外露头及济阳坳陷钻井岩心进行野外观察基础上,通过相似区露头调查、地层划分对比、薄片鉴定、试井测井资料分析、岩石力学测试、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鲁西及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岩性、构造应力及上覆岩层等。得到的裂缝描述参数及发育规律对揭示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储集空间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前人槽台构造观点和板块构造观点对东北地区的构造认识进行比较;然后,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对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行划分,论述每个阶段的特征。元古宙至白垩纪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即各地块基底形成阶段、小地块逐渐拼合阶段和古亚洲洋闭合阶段。根据东北地区的构造、地层、沉积和重磁场等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构造区和9个构造分区,为东北地区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