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论述了《诗经》中情歌的内容美。  相似文献   
2.
文章评述了文艺的"主观倾向"论、"客观倾向"论和"主客观倾向统一"论的利弊得失,探讨了文艺倾向性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其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其本质特征是“以文明取胜”的企业精神。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漫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评价亚里士多德、歌德、席勒和别林斯基关于创作方法理论的角度,论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不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论述了文艺的客观性、主观性和文艺的主体性、客体性这两对范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机械唯物主义文艺观和主观唯心主义文艺现在理论上的失误,强调我国文艺学的现代化既要坚持唯物论,又要注重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美学研究中主观派认为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外化”和“物化”;客观派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界无须“人化”,自然美在人类社会以前早已客观存在;主客观统一派主张美是“自然的人化”,但认为美是主观意识与客观自然的统一;客观性与杜会性统一派虽然强调美是“自然的人化”,但认为美是社会实践在对象上打上人的印记,体现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讲的“自然的人化” ,既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纯粹的精神活动的产物 ,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单纯的感觉活动的产物 ,而是人类所进行的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的产物。我们对自然美的探讨 ,不应该由马克思倒退到黑格尔或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