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报道最近发现的华南地区湖南省芙蓉统(上寒武统)三维保存的古蠕虫骨片碎片。描述两个新的形态属和两个新的形态种: Hunanoscolex campus 新属新种和Ornatoscolex hunanensis新属新种。大部分标本属于幼体阶段。Hunanoscolex campus体节宽度的巨大差异显示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因此可以对个体生长对表皮骨片形态的影响进行研究。虫体生长主要依靠增加单个体节中骨片的数量。位于同一排中的大骨板排列变得疏松。新增加的小骨板和微骨板大小和纹饰基本不变, 但大骨板的纹饰可能存在变化。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蠕虫骨片的种内差异, 从而可能提高形态种属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最近发现的华南地区湖南省芙蓉统(上寒武统)三维保存的古蠕虫骨片碎片。描述两个新的形态属和两个新的形态种:Hunanoscolex campus新属新种和Ornatoscolex hunanensis新属新种。大部分标本属于幼体阶段。Hunanoscolex campus体节宽度的巨大差异显示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可以对个体生长对表皮骨片形态的影响进行研究。虫体生长主要依靠增加单个体节中骨片的数量。位于同一排中的大骨板排列变得疏松。新增加的小骨板和微骨板大小和纹饰基本不变,但大骨板的纹饰可能存在变化。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蠕虫骨片的种内差异,从而可能提高形态种属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同步加速器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技术(SRXTM), 研究湖南省王村化石库的化石胚胎Markuelia hunanensis。所研究的标本保存了头部和尾部表皮下的栅栏状结构, 对这些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后, 发现栅栏结构为环形, 呈两侧对称状排列。将头部和尾部的栅栏结构分别解释为可能的咽部和尾刺基部的肌肉组织。对可能的肌肉组织结构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Markuelia hunanensis最早的胚后阶段可能是小型底栖动物, 生活在泥砂缝隙之间, 并且可能是活跃的捕食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