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末世论倾向。在《玛特辽娜的家》中,作家从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角度描述了苏联农村的末世景象,同时塑造了玛特辽娜的"圣徒"形象。作家借玛特辽娜之死拷问人性、涤荡道德,以期建成精神空间的"诺亚方舟",避免人类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对民族性格的研究是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他的小说揭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各个不同的侧面,指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在此基础上,索尔仁尼琴进一步探讨了民族性格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内在有机联系,指出了国家灾难之源、民族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学的勃兴是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学现象。玛丽妮娜的创作最为鲜明地体现了文学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变迁。她的创作既呈现出消费化、媒体化、通俗化的大众文化属性,又是对多种文学元素的并置综合,更是对文学与现实审美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作为苏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众文学经历了坎坷的历史命运。苏联文化政策的高度政治化导致了"苏维埃大众文学"的出现,后者将大众文学的教育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发挥到极致。文化工业的官方性使苏维埃大众文学耗尽了体裁审美潜能,最终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对民族性格的研究是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他的小说揭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各个不同的侧面,指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在此基础上,索尔仁尼琴进一步探讨了民族性格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内在有机联系,指出了国家灾难之源、民族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