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湖南省蛇类的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清理从1952-1978年间在湖南各地采集的蛇类标本,其中属湖南省新记录的种类有14种(或亚种)·分别记述如下:1、广东钝头蛇Amblycephalus kuangtungensis Vogt(图1)Amblycephalus kuangtungensis Vogt, 1922, Archiv. Naturg., LXXXVIII, Abt. A. Heft 10:141.Amblycephalus monticola kuangtungensis Fan, 1931, Bull. Dept. Biol. Coll. Sci. Sun Yat-sen Univ., No.11:134-135(Lohsiang, kwangsi).产地及标本号:衡山5607-5号,半山亭;靖县7807-6号,磨石;靖县7807-8号,  相似文献   
2.
湖南酃县的爬行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酃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东邻江西省.境内多山,大都属罗霄山脉,以猴子岭、将军山、万洋山为湘赣分界,海拔高达1000米左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8.5-20℃,年温差在-6~40℃,无霜期约300天,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我们先后在1973年8月、1974年6月、1978年5月及1979年6~7月间,分别到十都、清塘坪、中村、龙坪、白面寺等地采集,一般在海拔200-400米左右,最高为白面寺约达800米.这些地点大部是林区,其中部分为人造针叶林(水木龙等附近),以马尾松为主,山势较宽矮,景观较简单;部分为保存较好的次生混交林,以阔叶树如泡桐、青杠、山毛榉樟、枫、木兰……等为主(清塘坪、红军桥),此处大都山高且陡,谷深涧急;有些山场树  相似文献   
3.
1997年对山瑞鳖的产卵和孵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山瑞鳖产卵期为每年的5~8月份,6~7月份为产卵高峰期。产卵次数1年1次,每窝产卵数量2~28只不等,最多出现为11只/窝,平均11.02只/窝,全年卵受精率64.77%,山瑞鳖卵平均重9.58g,受精卵在产山8~20d;恒温孵化时,随孵化温度的上升,卵化所需时间减少,积温减少,但在33℃时,胚胎在发育早期死亡,无鳖孵出,孵化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4.
用常规方法在1988年初至1989年底对161只乌龟的肥满度、肝系数、脂肪系数和生殖腺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肥满度、肝系数、脂肪系数在10月份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16.94±0.26;0.584±0.033;8.45±0.05),而在4月份水平最低(15.05±0.25;0.397±0.032;5.08±0.16)。雄性生殖腺系数10月份最高(0.45±0.03),4月份最低(0.26±0.11);雌性生殖腺系数4月份最高(3.67±0.84);7月份最低(0.33±0.09)。各项指标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的爬行动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在湖南省30个县先后采得爬行动物73种(亚种),隶44属,12科,2目,其中福建颈斑蛇系省的新记录。湖南省爬行动物区系属东洋界、华中区。其成分:属华中区—华南区者有32种(亚种),占43.8%;华南区者16种(亚种),占21.9%;华中区者12种(亚种);占16.4%;华中区—西南区者3种,占4.1%;华中区—华北区者1种,占1.3%;全国广布者有6种(亚种),占8.2%;古北区者3种(亚科),占4.1%。并就湖南省与其邻接六省的爬行动物区系进行了成分的分析比较,以及初步认为湖南省爬行动物区系可分为三个地区:湘东、中、湖区,湘南丘陵区及湘西、西北山区。本区系成分种类表现华南区者与华中区者互相渗透,而前者较广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蛤蚧是一种贵重的药用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它们生活于石灰岩的山洞岩隙中或这些地域的树洞内.整体(除去内脏)的新鲜或干制品供药用.过去一向依靠天然产量.近年来需求量增加而天然蛤蚧资源渐减,天然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治病和供出口所需.因此研究进行人工饲养繁殖有重大意义.为了使人工饲养工作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必需对蛤蚧的生活条件、生活、繁殖习性等方面开展基础科学的研究.现就三年来对蛤蚧的食性的观察研究,作出初步的总结,供人工饲养等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蛤蚧卵的孵化期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观察到有两种不同的卵,即当年孵化卵和越冬孵化卵。这两种卵的孵化期及积温都有很大的差异。但若把越冬孵化卵的越冬期减去,则这两种卵有很接近的孵化期和积温。还讨论了影响孵化期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此外,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产卵季节与产卵日期,以及环境条件等也影响孵化期。  相似文献   
8.
蛤蚧原生活于石灰岩的缝隙中,但把它移到花岗岩人工缝隙里亦能定居、生长、发育和繁殖。对栖息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蛤蚧从霜降(约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时开始进入冬眠,到翌年惊蛰(约三月中旬)日平均气温达15℃时开始出蛰,冬眠期约110天;它们是昼伏夜出动物,平常每天的活动时间约在19~23时,阴雨天则白天也出来活动,似与饥饿有关;蛤蚧是肉食性动物,它的食谱主要是各种昆虫及其幼虫。主要为金龟(虫甲)科,步行虫科、蝗科、螽蟖科、蜚蠊科、蝼蛄科,多种蛾类如螟蛾科、夜蛾科,及白蚁等农林业害虫。其中尤以鞘翅目昆虫最多。此外,还吃蜘蛛、小蜗牛及自己蜕下的角质皮。投喂地鳖、稻蝗、横斑蜥虎、南方草蜥及小家鼠的乳鼠等都吞食。全部食饵都必须在活动状态中才捕食;蛤蚧的食量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出蛰不久气温在16~18℃时进食不多,7~9月,当日平均气温达25~32℃时达食量的最高峰。通常在台风前夕,天气闷热时,蛤蚧在20~22时最为活跃,出洞的个体也最多,并积极捕食;蛤蚧在惊蛰前后开始鸣叫,生殖期后(约8月)便很少鸣叫。两性鸣叫,以“Geck-ko”二音节为一声。每次鸣叫常达8~9声以至12~13声。鸣叫时多从黄昏起到午夜止。但有时在天明前。白天则不鸣叫。刚孵出的幼体在稍事休息后便进行第一次蜕皮,大个体则当身体丰满时便蜕皮一次,都有把蜕出的角质皮吞食的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