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设计这个工业革命的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小生产方式不适应大生产方式而被催生出来的一种生产关系。当今经济全球化、技术潜能扩延、需求地域化、消费个性化,然而资源匮乏、污染严重。设计本来应有的为人的职责在近几十年的商品经济中被严重地歪曲了,设计沦落为奢华、虚荣、金钱和权力的附庸,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的变革正在酝酿。不仅经济、政治,而且文化都将发生观念性的革命,设计也将承载人类理想、道德的重任。设计应被证实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智慧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器物的传统"与"理念的创新" 环境问题大家都知道,再过30年,地球的人口到130亿,意味着今天的一碗饭以后要两个人吃,大家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必须彻底革命对美对理想的定义.一只杯子在流通当中叫商品,在报废以后叫废品,任何一件东西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一个系统里.什么叫中国传统?我觉得进入了一个误区--只看沉淀下来的现象.中国传统的中心不是这样,传统是创造过来的,不是继承过来的.如果全靠继承的话,现在人类一定还留在树上.也就是说第一个猴子从树上下来是打破传统的--传统是不断创造的,要创造新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基本模型是以"经济、科技、文化"为支撑的。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人类认识到生存必须依赖于"自然",因此"生态观"逐渐充实到人类社会的模型中。人类在社会进化中从"格物"到"致知",又从"致知"到"格物"的循环上升中逐渐懂得社会价值观和生存战略--"方法论"的重要性,即重视遵循"目的"-"路径"-"策略"-"方法与技术"-"工具"之间的逻辑。设计不能跟随市场、满足市场,要把握人类社会的真正需求,从而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目前人们已开始将工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提高到"机制"创新、生活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统设计层面,现在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集成式系统整合"的协同设计--"社会设计"。"服务设计"诠释了"工业设计"最根本的宗旨,即"创造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共享、公平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社会没有经历长时间工业化的进程,也就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意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深刻地改变了其社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大生产、集合化的大分工体系要求人们服从保证体制运转的社会规章制度、各自遵守分工职守,并对一些事物进行深刻的钻研……。中国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设计将重点探讨物品、过程、服务中的方式创新,亦即谋事,其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纵深性。设计承载的是人类的理想、道德的重任,设计是一种生产关系,是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存智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