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例,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两个教学片段激起老师们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例一”中教师的提问没有丝毫思考价值,师生间毫无意义的一问一答没有一点真情的投入和生命的活力;“教例二”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既立足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学生来源于自身生活的合理想象和生命体验,对文本做出了全新的建构,其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师生间达成了智慧的交融和心灵的对话。这样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与自我反思,将自身教学行为与典型案例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以提高自身对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四个层面构成,其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基于此种认识,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要合理设置职前教育培养方案,加强学科建设,注重实践取向和综合学习,坚持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