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莱辛的性别立场一直是有争议的论题.殖民主体是性别化的,《野草在歌唱》揭示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凸现了下层白人女性游移的个人欲望及压抑这种欲望的艰难历程,呼唤着女性的权利及主体意识的提升,明白无误地发出了对传统“白色”男性文化的抗议之声,强调了社会性别因素在改造种族政治中的重要性,潜藏了重要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妇女与小说有密切的联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的主要形式是小说.女性小说更强调女性存在的本真性与群体性,女性小说读者则更多地将作品与个体的存在相联结.这样一些特点为研究文学中的性别问题,以及建构人们平等的性别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总结一个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的规律和特点,设计与展望其走向与前景,是当代众多理论家关注的热点。文学理论的未来对于不同的理论家来说,具有不同的可能性。世纪之交乃至对世纪的文学理论,大概在以下四个向度发展演进。关心文学的社会伦理价值20世纪的文学研究有两次重要转型:从文学外线研究转向文学本体研究;又从文学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从80年代起,文学理论的重心已从对文学的"内部"的关注转到对其"外部"联系的强调,这就是重视文学在历史、社会学及文化学背景中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批评电话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批评、女权…  相似文献   
4.
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弱化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强调妇女在既定性别秩序内的享受;二、在文学批评方面缺乏深刻而缜密的理论建树,但对某些偏激的女性主义批评有警示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声音仍此起彼伏,当代文学理论的多元化及包容性特征,应是其重要的理论资源;为开拓新的发展之路,应更重视兼收并蓄的"性别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女权主义对劳伦斯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世纪的英国小说家中,大概没有谁像D.H劳伦斯引起那样多的论争。其在世之时,作品便被审查、删节、查封,他1930年去世以后,对其成就的理解则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成了举世瞩目的天才。有趣的是,60年前对劳伦斯的贬毁及其支持者的辩护,至今仍在延续。所不同的是,已少有人反it他关于性行为的不同寻常的呈现,较少从是否“色情”、“淫秽”去责难他的小说。争论的焦点是,他的小说是否表现了露骨的“男性中心主义”。不少女作家,诸如安娜伊斯·宁、而贝卡·韦斯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希尔达·杜利特尔、凯瑟琳·卡斯韦尔、布…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批评自80年代初引进中国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促进文学研究“向内转”,使文学本体论终于浮出历史地表,推动文学与审美意识联姻,以及发掘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等方面,皆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995年,堪称女性文化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直接促进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高潮的临世。如果我们将80年代末的女性主义批评称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一次浪潮的话,那么1995年前后,可谓掀起了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二次浪潮。为迎接世妇会的...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苑较少关注的"意图谬误说"对世界文论产生了较大影响,迄今仍引起不少话题。本文针对这一学说的最新讨论,认为参照创作主体的性别倾向(意图)及生平评价作品,具备正确的学理性与普遍有效性,其构成了"性别诗学"的重要维面。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同情女性的经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处处呈现出男权传统的性别化规约。出生下层的女性身体的发展路线其实由两种力量趋动:其一是一种病态的下层女子对青年知识男性肉体的疯狂渴望;其二是这种肉欲的渴望又附着了上层贵妇人对浪漫爱情的虚拟想象。充斥着传统性相观念的男性隐含作者,不自觉地以一个女性叙述人、引诱者的名义,敷设了一个维护既定性别秩序的现代神话。  相似文献   
10.
对女性主义文论与德里达等人狭义的解构批评关系进行了辨析,讨论了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或共同点,指出女性主义与解构批评最本质的差异,以及解构批评对女性主义文论的长远影响,并重点考察了集女性主义文论、后殖民话语及解构批评为一身的斯皮瓦克的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