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福建的珍稀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类型复杂,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如果植物资源利用过度,就会使生态系统退化以至于被破坏,造成森林覆盖面积急剧减少,荒山秃岭不断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减退,资源渐趋贫乏,甚至某些种类濒于绝灭等恶果。本文简要介绍我省第一批珍贵而稀有的植物70种,为保护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珍稀植物共分四级,其中一至三级是按“中国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2.
长叶榧 Torreya jackii Chun(图一)目前仅发现于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的部分地区,分布范围窄小,生态环境特殊,个体数量少,自然更新不良,是易受灭种威胁的植物。1981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把它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为了提供保护与持久开发利用长叶榧的科学依据,我们对它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涧边草属隶属于虎耳草科的虎耳草亚科,由日本学者Hara氏于1937年从Boykinia属中的一个组Sect.Peltoboykinia Engl.重新组合而成。根据文献记载,此属有2种,产于日本,迄今在中国尚无分布记录。近年来,作者在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地区发现该属的一个种。这个发现不仅给中国虎耳草科增添了一个属,同时也提供了中国一日本植物区系之间联系的又一个例证。本属与Boykinia Nutt.至为接近,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4.
福建的珍稀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类型复杂,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如果植物资源利用过度,就会使生态系统退化以至于被破坏,造成森林覆盖面积急剧减少,荒山秃岭不断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减退,资源渐趋贫乏,甚至某些种类濒于绝灭等恶果。本文简要介绍我省第一批珍贵而稀有的植物70种,为保护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珍稀植物共分四级,其中一至三级是按“中国重点保护植物”规定的分级标准确定的,第四级是根据该植物在本省特有的或珍稀的程度而定的。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名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正> 本文是根据1945——1948年、1952——1956年、1961——1964年以及1979——1980年调查采集的资料整理而成的,共记载维管束植物191科,780属,1815种,39亚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85属,269种及6变种;裸子植物7科,16属,19种;被子植物145科,679属,1527种及33亚种或变种。至于前人报道的武夷山植物,由于文献不全,一般不予列入。关于分类系统的编排,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狭罗斯系统。  相似文献   
6.
长叶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叶榧Torreya,jackii Chun(图一)目前仅发现于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的部分地区,分布范围窄小,生态环境特殊,个体数量少,自然更新不良,是易受灭种威胁的植物。1981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把它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为了提供保护与持久开发利用长叶榧的科学依据,我们对它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形态特征高大灌木,罕为小乔木状,高8—12米,胸径可达35厘米。树冠圆形或半圆形,蓝绿色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武夷山脉的一部分,境内最高山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武夷山脉的最高主峰,也是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地。山势陡峭,溪流切割极深,高山峡谷,生态环境悬殊,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许多是属于稀有的珍贵与濒临灭绝的树种如钟萼木(Bretschneider sin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天女花(Magnolia sieboldii)、黄山木兰(M.cylindrica)、银钟树(Helesi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