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等规聚丙烯(i-PP)是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它的主要缺点是玻璃化温度较高,低温的冲击强度较低,不适用于寒冷地区.改进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嵌段共聚、共混和增塑等方法.和乙烯的共聚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但只能在生产厂内实施.关于共混的研究很多,例如和各种合成橡胶的共混,对冲击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熔融时流动性下降,给加工成型带来困难,特别是不适用于大型和薄壁的铸件.增塑剂的应用可以弥补这些缺点,但这些仅见于专利,对于增塑后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还没有见到报导.  相似文献   
2.
台湾饮食文化与大陆饮食文化倚伏互动 ,关系甚为密切。特别是 1 949年后 ,大陆各大菜系纷纷登上台湾饮食界 ,加上台湾原有的各地乡土小吃 ,造成台湾饮食文化的新景观 ,也再现了中国饮食地图  相似文献   
3.
选取5种半红树植物,比较研究了在不同生境(潮间带和陆生或特大高潮滩)中叶片的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处于低潮间带的半红树叶中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特大高潮滩(陆生)的半红树叶中各元素含量,其中,阔苞菊叶中Na、Cl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半红树,而K元素含量却显著低于其他半红树.无论处于高位还是低位半红树叶对土壤中5种元素富集率均小于1,对土壤元素富集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a〉Mg〉K〉Na〉Cl.2)处于高位的黄槿、阔苞菊、莲叶桐植物叶片的表观量子产率(AQY)、光饱和净光合速率(Pmax)、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qP)均要高于低位,而非光化学淬灭(NPQ)却低于低位.其中阔苞菊高位与低位AQY和Pmax差异显著(P〈0.05).3)处于不同生境中半红树植物叶的解剖结构,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特征为:杨叶肖槿、黄槿和莲叶桐均具有整齐而规则的栅栏组织.大多数半红树植物叶的贮水组织不发达.阔苞菊为等面叶,黄槿具有下皮层,许树上下表皮均有盐腺.半红树植物不具有或少许具有真红树植物独特的结构,没有趋同适应,显示了结构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总之,处于高位阔苞菊对环境适应性均要高于其它4个树种高位.处于低位的许树耐盐性均要高于其他4个树种,莲叶桐较适合与高潮间带、低盐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甘油是国防和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日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耐高渗酵母发酵法制取甘油是解决这一供求矛盾的有希望的途径,而高产菌株选育是该途径的基础。我组1987年从广西自然环境中筛选获得一株产甘油的菌种GW-11。本文是通过对该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的试验。以获得最佳发酵条件,并对其甘油生产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与原试验条件相比,该菌发酵甘油产率由原8%提高到14.0%,对糖转化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46.7%,GW—11是一株具有潜在工业生产价值的耐高渗的甘油发酵生产菌。  相似文献   
5.
硬弹性聚丙烯纤维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丙烯树脂在熔融指数仪上熔融挤出、快速牵伸并退火处理,制得了硬弹性聚丙烯纤维。不同纺丝条件下得到的纤维试样的WAXD、SAXS、DSC、密度、双折射及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硬弹性聚丙烯纤维除了具有平行排列的片晶超结构外,另一重要的结构特点是非晶区分子链具有较好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5种半红树植物,比较研究了在不同生境(潮间带和陆生或特大高潮滩)中叶片的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处于低潮间带的半红树叶中K、Na、Ca、Mg和Cl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特大高潮滩(陆生)的半红树叶中各元素含量,其中,阔苞菊叶中Na、Cl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半红树,而...  相似文献   
7.
用香菇的液体菌种,接入麦粒基质中,制成香菇麦粒栽培种,可比常规木屑制种缩短将近一半的时间。这种麦粒种经冷库(4~8℃)、室温(10~32℃)、温室(25~28℃)三种温度下保存100天,试验菌株的各种处理均能达到90%以上的萌发率,显著优于室温保存的木屑常规种的26%的萌发率;贮存228天,除保存于冷库的麦粒种仍能100%萌发,其它温度下保存的麦粒种的萌发率下降程度随保存温度和菌株的不同而不同,但仍优于相同条件下保存、已不能萌发的木屑常规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