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蛤幼体的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蛤幼体对几种单胞藻的摄食及饥饿实验,研究了几种单胞藻的饵料效果及适宜投饵密度,幼体营养贮存饱和点(PRS)和幼体发育变态不可恢复点(PNR).等边金藻和扁藻为文蛤幼体的适宜饵料,混合投喂效果更佳.饵料的适宜密度为:扁藻0.5~1万/mL,等鞭金藻2.5~5万/mL,混合投喂(金藻+扁藻)(1.25+0.5)万/mL.老化金藻藻液对幼体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文蛤幼体的PNR和PRS50各为5d左右  相似文献   
2.
象山港毛蚶年轮的形成周期为一年、形成时间主要在1月份。贝壳边缘增长率α=R-Rn/R计算式可作为确定贝壳年轮形成时期的理论指标。体重与贝体各维数之间相关式的最优方程为W=10~(-4)×7.782L~(0.1947)H~(0.3387)B~(2.4465),实际应用时可采用W=10~(-4)×9.258B~(2.97875)。毛蚶壳长生长方程为L=39.2739/1 e~(2.1394)-0.713889t。根据毛蚶壳长以及体重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等生物学指标为依据,确定最佳起捕年龄为40至43月龄,规格大小28mm至34mm。采捕季节规定为12月—3月为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