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了三甲川菁敏化SnO2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三甲川菁染料电子激发态能级位置能与SnO2纳米粒子导带边位置相匹配,从而使用该染料敏化可以显著地提高SnO2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流,使SnO2纳米结构电极吸收波长红移至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改善,IPCE值最高可达28.9%。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外电场引起分散在环己酮中的PbTiO3(PT)微粉悬浮体系的透光率的改变。PT微粉是由Sol-Gel法和水热法制备而成的,然后超声分散在环己酮中。实验结果表明,PT微粉的偶极矩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转到平行于电场的方向,由此而造成了透光率的变化。本文研究了透光率变化与外电场强度,悬浮体系的浓度,入射光波长,PT微粉粒子的尺寸和形状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和UV-Vis吸收光谱研究了CdS和RuL2(NCS)2(L=2, 2'-bipyriclyl-4-4'-dicarboxylic acid)复合敏化ZnO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证实采用复合敏化比分别用CdS或Ru(Ⅱ)配合物单独敏化ZnO纳米晶电极效果好,通过复合敏化可防止导带上由光注入产生的电子的反向转移而避免了电子的损失。复合敏化电极使可见光光吸收增加,光电流起始波长红移至大于600nm,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电化学振荡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重点介绍了理论研究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了现阶段其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