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通过对美国格林斯堡镇与我国汶川灾区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对比,比较其规划制定流程、内容及执行过程的异同,并对重建效果进行分析.分析显示,1)在规划制定方面,美国采取"自下而上"方式,我国采取"自上而下"方式;2)在规划内容方面,美国以细节到整体的积累方式形成,我国以从框架到内容的填充方式完成;3)在执行过程中,美国的政府、社区、非盈利机构、基金会等组织合作密切且公众参与度高,我国采用的对口支援政策有利于集中优势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3.
以美国堪萨斯州绿堡镇龙卷风灾区和中国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为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研究区——美国堪萨斯州绿堡镇和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为研究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二者在资金来源及使用成效在当地灾民认知方面的异同,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以期为中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河北省1949—2000年间的冰雹灾害农作物损失的案例资料,利用统计仿真模拟软件Arena和Matlab等,分析了河北省农作物冰雹灾害年发生次数以及农作物损失(分为受灾、成灾、绝收3种程度)服从的统计规律,并依据统计反演得到的参数进行了冰雹灾害随机事件模拟,对河北省冰雹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河北省冰雹灾害造成的年均农作物单产损失约合1.9%.  相似文献   
5.
结合目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从物资需求、分配原则、路网风险以及配送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性.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框架,它是灾害综合评估、灾民转移和应急物资配送在应急物流系统下的有机结合,是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物流网络单元间职能、目标、信息、物资、车辆等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利用ADTD-2C型VLF/LF三维闪电定位仪对北京市2013—2017年地闪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北京市地闪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5—2017年,北京市地闪频次及电荷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年地闪时间及频次显著增加,正地闪比例大幅提高,负地闪比例相应降低;2)2013—2017年北京市地闪活动年内分布不均,显著集中于6—9月份,白天比夜间活跃,午后至傍晚最频繁;3)一天内正、负地闪的小时强度变化相反,正地闪活动白天比夜间强度略高,而负地闪强度夜间显著高于白天,正地闪强度均值显著高于负地闪,危险性增加,地闪小时频次与小时强度均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一日间地闪密度高值区受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分布不均,5年间北京市密云区和平谷区地闪密度降低,其余14个区县密度增加,南部增幅显著大于北部。研究成果以期充实对北京市对流天气事件气候规律的认识,为北京市雷电预报预警及防雷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