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 MilneEdwards)种群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高山草甸草原地区中华鼢鼠的种群生态。研究分析了栖居条件和食物条件对鼢鼠栖息密度的影响,经过数理统计的相关分折与回归表明鼢鼠土丘与鼢鼠数存在正相关,回归系数显著,故以土丘系数(土丘数/每只鼢鼠)进行大面积鼢鼠数量的估测的简便方法是可取的。对鼢鼠食性及早食活动的昼夜节律性实验指出。其喜食植物的种类随季节而异,故在灭鼢鼠时饵料的选择也应随季节而异。其寻食活动昼夜节律有两个高峰出现。关于鼢鼠的年令划分尚未见有研究报导,我们试用头骨颅全长和颧阔之比作为指标划分年令,经各纽相关分折,差异均极显著或显著,故这一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从该区(鼠分)鼠的年令组成和性比来看,鼢鼠种群趋于下降,或稳定。鼢鼠对草原的破坏是严重的,被其破坏的草原植被演替,恢复原生植被需4-5年时间,其推出之土丘还影响机械割草,大规模灭鼠要和经常性扫残工作相结合,以保证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83年8月,当朝阳金光投向波光闪闪的青海湖的时候,两艘橡皮快艇的轰鸣声划破寂静的空气,冲向布哈河口的湿地。马达惊起了无数的斑头雁,鱼鸥和鹭鸶。刹时间,乌云翻滚,暴雨自天而降。那些因换羽或飞羽未长成的雁、鸥们只能在两艇的驱赶下,游向早在河口的网阵中  相似文献   
3.
寒鸦(Corvus monedula dauuricus Pollas)在甘肃武山滩歌地区常集聚成上百的大群,栖息于山丹河河漫滩的片状杨树林中,每天清晨5:30左右集群分三路飞往取食地高利瓦山下大片正在收割的麦田中取食。每日取食频率有三个高峯:5:30—9:00,14:00—15:00,17:30—19:00,其中以第一高峯频率最大,延续时同最长。这与其一夜过来的生理消耗有关。傍晚19:00仍沿三路飞回栖息地。寒鸦的活动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阴雨天飞出推后一小时,返回则提前一小时。在麦收季节(七月)该地寒鸦主要以小麦为食,据食性分析结果,小麦占食物含量的90.13%,昆虫占4.22%,其它占5.6%。根据数量统计二公里的范围内有1500只左右,每日每只消耗粮食10.69克,则每天总共吃去麦子12774克,折合24.5厅,这个数字是值得注意的。因此看来寒鸦在该时该地,对农业带来的损失是大的,应予重视与适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