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SDS在HCV基因工程抗原包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间接ELISA法检测HCV抗体过程中,通过使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包被液对HCV基因工程抗原固相化,发现使用SDS提高了HCV间接ELISA法诊断试剂检测的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的偏比,改善了反应模式,为改善HCV-ELISA法诊断试剂的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发酵转化液中丙烯酸浓度的测定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pH值、萃取剂及萃取条件等因素对检测体系的影响,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产腈水解酶菌株筛选体系中丙烯酸浓度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30 m×0.32 mm i. d.,膜厚0.25 μm,PEG-20M固定液,氢焰检测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 ℃,保留1 min后以70 ℃ /min升到200 ℃.检测器温度为230 ℃,汽化室温度为210 ℃,载气(N2)的流速为7.6 mL/min.该方法检测丙烯酸和丙烯腈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 )分别为0.79%,1.21%.平均回收率(n=5 ) 分别为99.83%,100.38%.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准确测定转化体系中产物丙烯酸和底物丙烯腈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投菌法技术,采用水解-流化床-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利福霉素废水,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在96%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家GB978-1996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分离出野生的酵母菌为出发菌,先经分离培养和耐酒精度实验缩小驯化范围,再经热冲击处理、紫外线照射、直接驯化和浓糖化醪发酵驯化,获得一支高酒精耐受力酵母菌菌种.将选育出的菌种用于生产,旨在降低酒精生产成本,并推广这种洁净可再生燃料的使用,缓解酒精生产过程造成的酒精糟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促进了一些传统的化学企业(如杜邦公司、道化学公司、BASF公司、孟山都公司等)从事生物技术的开发及利用传统的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的化工工艺.生物技术用生物进行生产和加工,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强酸强碱条件下进行,所以生物技术产业一般无环境污染,能耗和物耗低.生物与石油、矿产不同,它是可再生资源,因而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半固定化细胞法在微生物法丙烯酰胺生产中的应用.通过与固定细胞法和游离细胞法相比较,并经长期的工业化生产表明,该法在生产工艺、转化率、生产效率、生产周期、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本方法具有与底物接触表面积大、反应效率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投资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促进了一些传统的化学企业(如杜邦公司、道化学公司、BASF公司、孟山都公司等)从事生物技术的开发及利用传统的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的化工工艺。生物技术用生物进行生产和加工,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强酸强碱条件下进行,所以生物技术产业一般无环境污染,能耗和物耗低。生物与石油、矿产不同,它是可再生资源,因而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技术产生新的化工催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线和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对米曲霉H10进行复合诱变,选育出产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H12-5。该菌株比对照菌株中性蛋白酶活力提高108.5%。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优化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入手,对生物工艺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金属离子和诱导因子对Nocardia sp.HD9611产腈水合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Co^2 和脲将会对腈水合酶的诱导激活起关键作用,并且发现诱导剂A和B对腈水合酶的产生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当它们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和0.2%时,酶活分别提高了49.4%和104.3%.新的发酵工艺采用诱导剂分批加入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除诱导剂对细胞生长抑制,并且酶活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