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观察小鼠腹腔感染阴道毛滴虫后的病理改变 ,进而深入探讨阴道毛滴虫的致病性 .并验证腹腔模型在研究滴虫致病性上的优越性 .将 80只小鼠分为 8组 ,除对照组外 ,用不同密度 (1.77× 10 6 个 /mL ,3 .16× 10 6 个 /mL ,7.2 4× 10 6 个 /mL)、不同剂量 (0 .2mL ,0 .3mL ,0 .4mL)的阴道毛滴虫对不同重量的小鼠进行腹腔接种 ,观察小鼠形态如毛发、体形、精神状态变化及腹腔内脏病理性改变 ,制作各腹腔内脏病理切片 ,观察病理改变 .结果表明 ,小鼠出现一系列病态症状 ,包括小鼠外观上 .病理解剖观察、镜下检查都显示出种种显著异常 .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接种密度 ,接种剂量正相关 ,与小鼠体重反相关 .得出阴道毛滴虫有较强的致病性 .采用小鼠腹腔接种阴道毛滴虫来研究其致病性更为科学、可靠和实用 .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感染小鼠消化道中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生长繁殖状况及形态特点,为进一步研究B.h的生理学特性及致病机制提供依据.用含106个B.h的虫体液经直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消化道内容物苏木素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在感染小鼠消化道内容物中发现了与粪便及培养物不同的B.h形态.结果表明,提示体内外不同的生长环境对B.h的形态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不同的形态可能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人芽囊原虫在RPMI1640及LES培养中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寻求一种在人芽囊原虫培养方面比传统的洛克氏液 鸡蛋 血清培养基(Locke′s egg serummedium ,LES)更优越的培养基 ,建立人芽囊原虫的纯培养系 ,为进一步研究人芽囊原虫的各种特性奠定基础 .将从临床获得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RPMI164 0及LES两种培养基中进行人芽囊原虫的培养 ,观察人芽囊原虫在两种培养基内的生长趋势和形态结构 ,比较两种培养基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 ,RPMI164 0培养管中的虫体密度比较高 ;RPMI164 0培养基中的虫体存活时间比较长 ;RPMI164 0培养基内可见空泡型、颗粒型、复分裂型和似包囊型 .结论表明 ,RPMI164 0培养基比LES培养基在人芽囊原虫的培养方面更优越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