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经济效益很显著,但由于制种需要人工多,成本高,限制了杂交棉的推广应用.种子产量少,一、二代的面积难以扩大,同时由于杂交种的价格较贵,生产单位不易接受.怎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制种成本又提高杂交种的产量呢?1994年我们在兵团科委、石河子科委和132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立项研究,在132团场9连开展了杂交棉大面积制种,并进行了制种新技术的研究.经过科技人员及132团领导、生产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使今年的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亩制种地收获霜前籽棉604公斤、折成杂交种毛籽398公斤.种子产量比1993年提高了7.9倍.而每公斤杂交种的制种成本则由93年的250元降至今年的17.78元,降低了232.22元,在今年的制种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并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1、积极组织技术培训,认真推行制种人员的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3.
4.
二代高产优质新组合的筛选是棉花杂交能否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本试验从 9个二代新组合中筛选出4个高产优质的强优组合。为今后垦区的大面积不去雄制种提供了种源。  相似文献   
5.
新陆早7号棉花已大面积推广,为更好地掌握其棉铃生长特性和影响铃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是新陆早7号幼铃生长发育快,棉铃体积膨大快,幼铃体内含水量高。四因素对铃重的影响顺序是:日平均气温>果枝台位>开花期>开花距浇水期的天数。  相似文献   
6.
<正>1.试验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垦区的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高产优质的新组合.2.材料与方法由石河子棉花所提供94年选配的56个新组合.对照是新陆早一号原种.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共171个小区.行长5米,行距60+30厘米,单行区.株距14厘米,亩理论株数10582株.试验总面积0.62亩,净面积0.58亩.  相似文献   
7.
棉花杂交组合“102”和“128”不仅F_1而且F_2都比新陆早一号增产,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人工杂交制种成本高,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杂交棉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我们仍继续开展了选配新的杂交组合.经1993年制种,1994年测产结果,全部杂交组合F_1均比对照品种(新陆早一号原种)增产,增产幅度在100%以上的组合有两个,增产在50—100%的组合有11个.  相似文献   
8.
<正>一、试验目的 筛选杂交棉二代高产优质材料,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提供新种源。 二、材料与方法 92年本所筛选出陆地棉F1代优势组合17个“3,4,15,17,31,102,109,112A,123,127,128,137,148,154,159,894”。93年再次进行F2代强优势组合筛选,以新陆1号原种为对照。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每小区两膜行,小区宽度1.8m,行长5米,小区面积9平方米,试验净面积0.69亩。行距60+3Q厘米,株距12.5厘米,理论密度11840株/亩。共收花5次,以实收皮棉计产。  相似文献   
9.
10.
<正>棉花杂交种的增产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1988年开始,我们选育的“102”和“128”两个杂交组合,1994年在132团种植4亩,均比“新陆早一号”增产.其中杂一代增产34.7%,杂二代增产23.1%,表明杂交棉有广阔的利用前景.为使这项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主产力,1994年在兵团科委、石河子科委及132团领导的继续支持下,杂交制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制种成本大幅度下降,亩产种子量比1993年增长了7.9倍,现将杂交制种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