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结合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阐述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形式、主要途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基本原理,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全过程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危机的关键控制点,设定关键限值,建立监控程序,确立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的纠正措施,编制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通过严格监控,达到减少危机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3种鲍16S rDNA基因片段序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引自日本的盘鲍(Haliotis discus discus)、皱纹盘鲍(H.discus hannai)和大鲍(H.gigantiea)3个自然群体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了528bp的碱基序列,结果显示:3种鲍的基因序列中A+T含量为56.74%-57.12%。3个自然群体间碱基片段序列差异不显著,盘鲍与皱纹盘鲍、大鲍彼此均仅有1处核苷酸检测到变异,皆为碱基转换,同源性为99.81%;皱纹盘鲍与大鲍有2处碱基转换,同源性为99.61%。16S rRNA基因在鲍属内表现出很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今后养殖病害的防治,了解病原微生物在养殖过程中对头足类动物产生的影响,选择在海水养殖中发病频率较高的弧菌,包括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研究它们对短蛸的毒力水平。通过将稀释菌液直接注射短蛸腕部的方式,观察感染后短蛸的致死率、半致死时间,以及各菌对短蛸肝脏、鳃、鳃心、白体等器官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均对短蛸有较强的致病性,分别在60、48 h时达到半致死,且发病的短蛸活性减退,虚弱无力,腹部肿大,解剖可见部分内脏肿胀明显,如肝脏;通过对病变组织和健康组织的石蜡切片和HE染色,以及超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患病短蛸的肝脏、鳃、鳃心和白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组织、细胞结构上的破坏。以上结果表明这两种弧菌对短蛸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更强一些,合适条件下将会成为短蛸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威胁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