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1.
(一)据我所试验,两段育秧(前期育小苗,中期搞抛苗,后期从抛苗田拔出象大秧一样插到大田)的好处是秧苗素质好,生长快,成穗率高,能比大苗增产。同时,可以节省秧田(每100亩晚稻只需秧田5.8~6.3亩,节省秧田12.2~13.5亩)。这样,能使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93.7~95%。  相似文献   
2.
水稻被称为硅酸作物的代表。它是吸收硅酸最多的作物。国外对硅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已有研究。下面介绍日本在水稻上的研究结果和应用情况。一、硅在植物体中的分布(本刊删去)。二、硅对水稻的作用1.增加磷的利用率:高桥等研究了在不同磷水平条件下,硅的吸收及运转的关系。他把磷的水平分为:无磷(P_2O_5OPPm)、缺磷(P_2O_52PPm)、适量磷(P_2O_510PPm)和过量磷(P_2O_5 50PPm),证明在无磷和缺磷情况下,硅(SiO_2 50PPm)能增加植株伸长、  相似文献   
3.
富阳县南安公社,地处山区,全公社共4000亩连作稻田要留晚稻专用秧田500亩,早稻只能种植85%。为此,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但倒种春和小苗带土移栽因受山区气候影响,把握性不大;早稻田套播因共生期长,晚稻秧苗素质差;旱地育秧的又因胡麻叶斑病重。所以,迄今为止,上述办法仅在很小面积上采用。1974年,我们从《科技简报》*得到启发,在早稻行间套播晚稻秧。全公社共有3个大队5个生产队搞了7.10亩套播试验。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