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施肥和刈割对植物群落种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植物群落施肥和刈割的田间实验,利用群落中各种植物在不同施肥水平以及刈割强度下相对竞争力的变化,研究了植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机理.实验结果显示:施肥或者刈割,在显著地改变植物群落总的生产能力的同时,显著地改变了群落中各种植物的相对竞争能力;施肥或者刈割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不同物种的相对竞争能力(或提高或降低其相对竞争能力),即各个物种的生长因处理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长反应.由本实验结果可推测:植物群落当前的植物组成和结构是构成该群落的各种植物对过去各种生态因子不同响应的结果;生态因子的任何变化,都将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施肥和刈割具有提高多数物种相对竞争能力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了某焦化厂东面围墙外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农田和撂荒地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和构建过程。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16种PAHs的总浓度(ΣPAHs)、萘、蒽和苯并[k]荧蒽含量显著低于撂荒地土壤(P <0.05)。撂荒地中绿藻门(Chlorophyta)的绿藻纲(Chlorophyceae)和石莼纲(Ulvophyce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农田,但其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evenness)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hylogenetic Diversity, PD)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表明撂荒地和农田原生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ΣPAHs、萘和苯并[k]荧蒽的含量与丝足虫门(Cercozoa)、纤毛虫门(Ciliophora)、叶足亚门(Lobosa)和锥足亚门(Conosa)的相对丰度显著负相关(P <0.05)。随着ΣPAHs、萘和苯并[k]荧蒽含量的增加,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减小(P <0.05)。Mantel检验表明PAHs和土壤理化因子显著影响原生生物群...  相似文献   
3.
大田和盆栽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在多种多样的生境中,草本植物、灌木、蔬菜的竞争能力与其单播地上生物量之间并不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即二者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关系.类似地,以追求单位面积最大经济产量为目标的一年生籽实作物的生产中,一年生籽实作物的经济产量和竞争能力并无必然联系,而与其地上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密切相关.因此,一年生籽实作物产量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剔除生长冗余削弱其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能增强其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地上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群落为研究对象,进行邻体去除实验处理.采用相对邻体效应指数值作为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向的测量指标,通过将去除邻体植物的目标种的表现同对照的邻体植物保持完整的目标种的表现做比较,验证高寒草甸群落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促进还是竞争,并进一步探讨了群落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发生的内在机制.两年的实验结果显示:物种间相互作用在生物量、叶片数和繁殖率上表现为竞争,在株高和存活率上基本表现为促进.实验期间观测到正相互作用存在的证据,但负相互作用仍在高寒草甸群落物种间相互作用中占主导.研究结论表明:正相互作用的发生与干扰胁追梯度以及时空尺度的变化相关,并且是物种特异性、性状特异性和区域特异性的.不管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还是条件良好的环境中,竞争和促进有可能同时存在,促进之所以没有被普遍观测到,可能是因为被群落中更强的竞争作用掩盖了.因此,正负相互作用之间是一种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