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成岩相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重要的产油层段之一,储层性能除了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受成岩作用、尤其是成岩相的控制.综合利用储层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碎屑组成、胶结物组分和储层孔隙结构、物性特征、成岩相及储层类别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储层成岩相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5种成岩相:绿泥石薄膜胶结相、泥质胶结相、石英及长石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储层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泥质胶结相及石英、长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Ⅲ类储层;泥质胶结相及碳酸盐胶结相区储层物性最差,为Ⅳ类储层,即非储集岩.  相似文献   
2.
苏东南地区盒8段砂体叠置类型及气水分布关系复杂,研究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及横向叠置类型对于查明研究区盒8段的气水分布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依据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解释等方法对研究区盒8段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垂向及横向叠置关系以及对气水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段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并可划分为分流河道与泛滥平原沉积微相。砂体垂向叠置关系主要包括块状砂体、多层叠置砂体、分段互层砂体及薄互层砂体,横向叠置类型主要包括孤立砂体、垂向叠置、水平搭接及切割叠置4类。盒8下亚段砂体垂向叠置关系以多层叠置砂体与分段互层砂体组合为主,其数量高于盒8上亚段。气层及含气层多富集于盒8下亚段的垂向叠置及切割叠置类砂体中,气水同层及水层主要分布于盒8上亚段的孤立砂体底部或水平搭接砂体的边部。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湖盆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年来新补充的大量的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各期沉积相特征以及湖盆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以及三角洲沉积为区内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长10期以浅湖亚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为主;长9期发生湖侵,并出现油页岩沉积;长8期湖盆进一步发展,中心以浅湖亚相为主;长7期湖盆发育达到鼎盛,发育张家滩页岩;长6期沉积作用增强,湖泊三角洲建设进程加快;长4+5期发生又一次短暂的湖侵,三角洲建设进程减缓;长3期湖盆开始收缩,发生全区的三角洲建设;长2期湖盆收缩加剧,区内北部大部分冲积平原化,西缘、西南缘、东缘和东南缘具有不同程度的地层剥蚀;长1期盆地内仅残留3个内陆闭塞的浅水湖泊。研究认为,研究区延长组湖盆面积及深湖面积在长7期均达到最大,之后开始逐渐萎缩,长3期湖盆面积急剧减小,长1期湖盆面积达到最小,深湖已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晰鄂尔多斯盆地南212井区延长组长62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综合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核磁共振、X-衍射等分析测试资料,对储层岩石学、物性、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2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少量岩屑长石砂岩,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溶蚀孔-粒间孔型,孔隙结构分为大孔-细喉型、中孔-微细喉型以及小孔-微喉型3种类型,中孔-微细喉型最为发育;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储层物性受沉积环境与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在分流河道储层物性好,储层单砂体厚度越大,物性越好;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均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具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白云岩进行岩心观察,对薄片鉴定、X衍射等资料以及测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的白云岩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表明,白云岩成岩相类型主要有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以及风化岩溶角砾相。其中,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白云岩形成于受早期淡水或混合水影响的近地表环境;风化岩溶角砾相白云岩形成于受表生期淡水以及大量陆源碎屑物影响的表生淡水环境。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主要为膏盐溶蚀角砾相以及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其次为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和风化岩溶角砾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