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地基是建筑物的根本,地基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多层建筑物的质量事故,许多与地基问题密切联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进行的有效的选择、设计、施工和处理,是保证多层建筑物使用安全、节约投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客运专线不同电分相形式的分析与研究,考虑动车组不同的升弓方式、弓间距等因素,经过分析比较不同接触网电分相形式的特点,提出适合客运专线铁路的接触网空气绝缘电分相方式。  相似文献   
4.
锚杆预紧力不足是制约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效果和顶板安全的重要问题.基于滚动摩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锚杆预紧装置,介绍了其结构和相应的使用方法.建立了锚杆螺母与垫板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得到了锚杆螺母在拧紧过程中的摩擦力矩计算表达式,得到了采用"减摩器"条件下螺母与垫板之间摩擦力矩计算表达式.应用锚杆拧紧扭矩与锚杆预紧力的关系分析了该锚杆预紧装置对提高锚杆预紧力的效果.制作了锚杆预紧装置,并在锚杆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预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提高锚杆预紧力,且随着锚杆预紧扭矩的增加预紧力提升幅度相应增加.在现场进行了试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目标教学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公认。萍乡市教研室将我市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定为“情感激励——明确目标——讲练达标——反馈娇正”,把情感激励摆到了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足见对情感的重视。本人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驱后二次聚驱可行性及质量浓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南下二门油田为例,采用不同级差的纵向非均质物理模型,进行室内二次聚驱的宏观模拟试验,通过考察剖面改善效果和驱油效果,研究聚合物驱后进行二次聚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并对二次聚驱的聚合物质量浓度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二次聚驱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5%~8%,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在给定试验条件下,二次聚驱聚合物质量浓度应不低于2.2 g/L.研究结果为下二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数和理论依据,并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人生阅历尚且有限,因此,在面对文本时,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厌氧一低氧(0.15—0.45mg/L)条件下的序批式反应器(SBR)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充水比对低能耗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充水比为O.3(SBR—A),O.5(SBR—B)或0.785为碳源(SBR—C),系统中均发生同时生物氮和磷的去除,低氧阶段氨氮被全部氧化,并且没有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随着充水比的增加,系统中厌氧末磷的释放量逐渐增加,PHB的合成量减少,PHV和PH2MV的合成量增加,糖原的代谢量增加;低氧末磷的剩余量减少,硝态氮的累积增加.充水比分别为O.3,0.5和0.785的SBR—A,SBR—B和SBR—C系统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4%,81.1%和46.4%,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6.75%,97%和100%。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应当充分考虑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质量、工程工期以及工程成本进行详细的考虑,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并不是讲一味追求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成本,相反它是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管理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认识聚合物驱后油藏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天然岩心铸体薄片真实孔喉为基础制作微观仿真模型,采用微观模型驱油实验以及图片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渗透率模型水驱后、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驱后剩余油以簇状、柱状分布为主,少部分以膜状、孤岛状和盲端/角隅状分布;聚合物驱对各个形态剩余油均有不同程度的驱替效果,对簇状、盲端/角隅状剩余油驱替效果尤为明显;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形态仍以簇状、柱状剩余油为主,膜状、孤岛状剩余油比例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