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作为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已被历史的实践反复证明,在世纪之交,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交通扑面而来。1前言自秦以来,开通运河,修筑驿道,使陆行车马,水航舟船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和代步工具。进入现代社会后,蒸气机的出现给交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参数识别方法,通过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后的抗震能力评定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识别方法的损伤结构层间刚度及剩余强度计算方法;根据损伤力学理论建立损伤结构层间恢复力模型;提出损伤结构抗震能力估计方法。并通过模型振动台的主余震试验验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损伤结构的抗震能力估计及损伤结构的修复和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汽车维修企业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注浆对开挖卸荷下既有地铁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选择不同的注浆范围,对注浆上方开挖卸荷引起的既有地铁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浆能有效控制既有地铁隧道竖向变形.结合既有地铁隧道竖向变形控制标准,得到了合理的注浆范围,经与实测结果对比,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相吻合,保证了既有地铁线路行车安全,并且为实际工程节省了造价.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是东北地区主要河流之一,高楞——依兰江段位于松花江中下游,全长45000米。沿和有大罗密,小罗密,永其河,牡丹江和倭肯河等支流汇入。该江段沿程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江水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我们于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一月十七日和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九日——五月三十日别对该江段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生化需氧量BOD_5(Bioche mical Oxyg-en Demand)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进行了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建立的隧道支护结构可靠性评价的位移方法中,将测量得到的支护变形都视为是由于荷载引起的.但是,除荷载产生的变形外,初期支护的变形还与隧道所处的温度场有关.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喷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对隧道安全性的影响.首先,按平壁法从理论上研究了隧道围岩的热传递规律,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确定了隧道围岩日、月、年温度变化的影响深度.然后,提出了支护温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围岩和喷混凝土的热力学参数.随即推导了支护温度变形的计算公式,列出了支护结构截面失效的功能函数.最后,进行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当日间温度差或日内温度差超过5℃时,工程中应考虑温度的影响.本研究提高了施工期隧道喷混凝土支护安全性评价位移方法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从本省分离的快生型大豆要根瘤菌制作根瘤菌剂,接种本省大豆品种。研究发现,其中HSD266的瘤重,接种后的植株干重,百粒重和产量均高于从美国引进的阳性对照菌株,增产达17%,另二株的上述指标不如对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小波变换方法测试高层建筑的基本思想及具体分析方法,为高层建筑物动力检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应用小波变换多发辨率的特点,并与傅立叶变换相结合分析结构阻尼比,以上海地区几幢高层以建筑为特例给出了动力特性的测试和分析方法,以及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变换确定的阻尼比精度与其他方法相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根瘤菌266,138和257按不同比例混合,侵染大豆使之结瘤,并测定结瘤数量与平均瘤重,来推断哪种比例最适合结瘤.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发现,RhizobiumfrediUSDA257对快生型大豆根瘤菌266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138在我国栽培大豆上结瘤阻断作用不明显,同时发现,以266:257=1:1混合时,结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头序甘草(Clyci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根瘤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头序甘草根瘤中分离到根瘤菌7株,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进行了革兰氏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甘草回接实验、生理生化测定、代时测定、大豆交叉感染实验,证明所分离的7个菌株均为头序甘草根瘤菌,并且是能使大豆结瘤的快生型根瘤菌.RAPDs分析证实头序甘草根瘤菌与大豆根瘤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