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创造生命可以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古代的神话几乎无例外地都把生命看作是由神从无生命的物质中创造出来的。如果说神话最早反映了生命可以从无生命物质创造出来的人类理想的话 ,那么 ,从近代开始 ,人们则试图实际地用机械的方式创造生命。1735年 ,一位名叫雅克·沃肯森的人曾经制造了一个人造鸭子 ,这鸭子不仅看上去像鸭子 ,而且还能像鸭子一样在水面上拍打翅膀、叫、吃食、饮水、消化 ,甚至能排泄出一粒粒人造食物。它是一件做工极其复杂的杰作 ,仅一只翅膀就由400个机械零件组装而成。虽然如此 ,但是在生命的本质还没有得到充…  相似文献   
2.
3.
计算功能主义认为,精神状态和精神事件是一种依赖于特定的功能组织的功能状态,精神状态既可以在大脑的基础上实现,也可以根据具有生物学特征的输入和输出的参数和关系的计算过程来定义。普特南早期曾是这种理论的积极拥护者。他从心灵状态的可多重实现性出发批判了心脑同一论,并由此提出并论证了计算功能主义理论。然而,后来在思考意向内容的来源时,普特南发展出一种外在主义的意义理论,而这种外在主义很难和计算功能主义相调和。因此,普特南后期放弃了计算功能主义,并发展出了多种论证来反驳它。文章考察了普特南思想的转变过程及其对认知科学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赖西将科学价值中立主张概括为无偏见性、中立性和自主性三个相关的论题,他把科学看作是系统的经验的探究,其目的是获得关于对象的理解,其终极价值是保持人类持续繁荣.在这一价值预设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科学研究的多重战略的构想,并据此对三个论题进行修正和辩护.但是,由于其论证前提的合理性及对科学的矛盾态度,使其结论在"科学价值中立"(理想)与"科学价值负载"(现实)之间摇摆不定.  相似文献   
5.
6.
框架问题是经典人工智能的主要难题。它旨在寻找出一种表征形式,让行动中的能动者可以有效和恰当地表征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世界。经典人工智能直接可用的显性符号表征由于难以实时、自动地更新,也无法捕捉大量的隐性知识,从而无力表征现实世界,面临框架问题的困扰。寻找一种打破显性/隐性区分的表征形式是解决框架问题的关键。联结主义采取了内在性策略,用内在表征取代外在表征,从而可以对表征自动更新;情境进路采取了交互性策略,让表征与对象之间保持高度的交互,从而可以让表征对语境充分敏感。但两种方案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框架问题。强化学习同时满足了内在性和交互性标准,或许将是解决框架问题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7.
8.
自然化意向性工程是当代心灵哲学的重要课题,旨在从自然主义的角度说明哲学中的意向性难题。因果理论和目的论语义学是自然化意向性的两个主要理论,后者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更显优势,但自身却面临着因果解释上的困难。内安德的信息目的论语义学是一种新的折中方案,旨在将两者进行融合从而避免各自存在的问题。但是,该理论是否能够成功地自然化意向性仍没有达成共识。仍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的中美科技哲学合作机会探索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8日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玉平主持,来自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教授,北德克萨斯大学  相似文献   
10.
堂娜·哈拉维是当代西方著名的跨学科学者.她提出了著名的赛博格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还对基因食品进行了文化解读.介绍了哈拉维的生平和著作,概括和分析了哈拉维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