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化学品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能为化学事故救援提供有效参考。本文主要介绍了发展比较成熟的几类危险化学品泄漏模型,包括sutton模型、P-G模型、高斯模型、重气模型等,分析对比几种模型的优缺点,阐述了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典型模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照明用电增长速度很快,1972-1980年平均年递增10.9%,1980-1984年年平均递增提高至13.7%,1988年照明用电量达700亿度。目前,照明用电已占我国总发电量的6.4%。因此,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高级节能灯是解决缺电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照明光源,白炽灯和荧光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并存,我国普通荧光灯年产量大约1亿只,它的光效为白炽灯的3-4倍,耗电量可节省40-50%,已成为仅次于白炽灯的第二照明光源。但  相似文献   
3.
按照地下资源“连续开采”的技术思路,提出工作面推进方向的无煤柱末采技术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首先,在系统分析实体煤内部应力极限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克希荷夫定律,推导弹性区支承应力分布表达式,建立新的复合力学模型;其次,运用复分析几何理论中的共形映照方法,阐述无煤柱连续开采条件下大巷“先加载—后卸载”力学特征,并建立共形数学模型,同时,基于黎曼映照定理和Schwarz-Christoffel定理,推导末采煤柱矿压载荷峰值点极限定理;最后,在大巷超前复合力学模型、共形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末采无煤柱贯通巷道补强支护—防漏风—液压支架贯通大巷切顶—支架回撤”的新技术,并对比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和峰值点位置的现场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测结果在理论计算结果区间内,证明复合力学模型有效,且采用新技术的末采巷道的现场位移满足无煤柱末采技术的工艺条件,也为无煤柱末采技术现场应用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的实验以及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花岗岩材料的动态压缩实验结果,同时建立了花岗岩材料的裂纹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以及纲以细观力学的相关理论,模拟了花岗岩材料的在动态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强度特性,建立了花岗岩材料在单轴动荷载作用下的本构模型。这些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层次的就业趋势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发展态势,推行宽厚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以学科知识为平台的专业教育,设计个性化、多层次人才实践培养模式。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第二课堂加深模块形式,根据兴趣和特长自由选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分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碎石土地基的高能量强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石土地基是沿海地区经常遇到的一种地基,而强夯法是处理这种地基的较好方法.通过对南方某码头的碎石填海工程的高能量强夯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出组合式重锤的概念,建立锤体受力模型及重锤-桩-岩土冲击响应问题的正演分析模型与算法;研究组合式重锤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以及高应变动力试桩中各桩土参数与试验结果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锤体冲击过程中基本不受拉力,符合试验要求;特大型组合式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重锤应用于灌注桩承载力检测是可行的;锤重、落距、桩径、桩长、土阻力分布、桩侧及桩端土弹限、锤垫刚度和力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检测承载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的环境效应是指与贸易相关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运用格鲁斯曼和克鲁格曼的分析方法对1991-2006年我国纺织品贸易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资源过度利用与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环保技术的引入和实施,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正面技术效应.然而,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产品效应、法规效应的正面作用尚不能掘御规模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纺织品的生产与出口要促使贸易对环境产生更多的正效应以及减少贸易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2006年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23个原始指标,综合成4个综合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4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聚类,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5类,得出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呈现出东强西弱、区域差距悬殊和大部分区域竞争力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采空区孔隙率分布对采空区气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对瓦斯流动规律的影响,以镇城底矿22202错层位巷道布置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研究推导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分布的数学模型,建立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分布三维空间函数,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形式对采空区孔隙率分布的影响;运用FLUENT模拟揭示了错层位与传统巷道布置工作面及采空区浅部区域瓦斯运移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实践,进行瓦斯浓度的监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工作面,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呈现“一高一低”不对称U形分布特征,巷道布置差异对采空区整体瓦斯分布影响较小,但对工作面及回风侧采空区浅部流场有较大影响;其次错层位工作面存在的起坡段,增加了采空区漏风风阻,减少了采空区漏风量,提高了工作面通风效率且回风巷位于煤层顶板利于瓦斯排放,可有效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错层位巷道布置能有效降低工作面瓦斯积聚浓度,可充分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