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报导6例3~7月胎儿造釉器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硷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脂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组织化学改变。其中三例为钟状期,另三例为钟状末期或硬组织形成期。造釉器的外釉上皮、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均显示ALP活性。内釉上皮则为阴性。但在发育后斯,在内釉上皮之间的细胞间隙显示有ALP活性。造釉器的各种细胞均显示ACP活性,以内釉上皮活性最高,特别是在Tomes突部位。NSE活性类似于ACP,但活性较低。造釉器各种细胞均显示有LDH和SDH活性,但后者活性性弱。除SDH外,上述诸酶的活性均随胎龄增长而增强。在分布上,则其活性是从造釉器帽部向颈攀部递减。本文还报导,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分泌期造釉细胞的Tomes突,并且发现这里的酶活性最强。根据上述发现,本文讨论了硷性和酸性磷酸酶在硬组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牙胚造釉器的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