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全瑞 《科技信息》2010,(23):J0156-J0156
煤矿矿井随着采深逐步加大、矿压逐渐增强,原来在浅部使用的防倒棚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深部巷道的支护需要。本文针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吊棚器、棚口卡子、锁棚器、连棚拉杆、棚口夹板等防倒棚技术器具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从而杜绝倒棚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全瑞 《科技资讯》2013,(32):230-23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火车站站前广场周边区域的改造和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分析韶山沪昆高铁站站前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为实例,提出了一些火车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以期对火车站周边区域的城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全瑞  张玉庆 《科技信息》2011,(11):340-341
本文根据多年来定期观测的大量数据。对铁路下煤层群重复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是将各观测站所针对的主要开采工作面的基本条件和实际观测资料,利用参数识别的方法,求出各观测站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并分析出计算参数的可靠性,同时,对各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的观测站资料,利用求取的计算参数,模拟计算出具体地质开采条件下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时的地表移动变形。并分析计算出各种角值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举例阐明了图示在计算机教学各环节的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科学的使用图示,容易解决抽象与具体的矛盾。使思路更清楚、层次更分明、重点更突出。  相似文献   
5.
6.
李全瑞 《科技资讯》2011,(26):96-97
对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类三角形"孤岛煤柱的动压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成因进行了针对巷道和工作面的动压现象监测,并通过对监测内容和数据的分析,采取了相对应的巷道掘进期间和工作面采动期间对煤柱造成的动压现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东肥城煤田新陶阳煤矿中三井田下组煤7、8、9、102煤层开采受底板四灰、徐灰、奥灰高承压水威胁严重,采煤必须治水,而最先治理的就是四灰含水层的威胁。中三井田四灰含水层的边界条件为"三面阻水,一面进水",四灰含水层较薄和相对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给实施帷幕截流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通过多年对南部进水边界F39、F40断层的帷幕截流,成功封堵了侧向补给,帷幕效果明显,解放了煤炭资源储量400万吨。  相似文献   
8.
李全瑞 《科技资讯》2011,(27):39-40,42
针对3200采区条带煤柱工作面的开采,分析了条带煤柱面开采动压现象的成因,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掌握了矿压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条带煤柱面动压影响下围岩变形破坏和能量积聚规律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设图G为含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三次图,G_△为G的二角形收缩;G_□为G的四边形收缩。本文用计算机辅助证明了,若L(G)是2类的,则L(G_□)是2类的,若L~2(G)为2类的,则L~2(G_△)或L~2(G_□)为2类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