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现代文化交流史上,鲁迅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论对日本了解之深,与日本文化人交流之广,在日本知识界影响之大、声誉之隆,现代中国没人能够超过鲁迅;也正是在日本,受“弱国子民”的屈辱和愚昧麻木状态的双重刺激,鲁迅弃医从文,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转折。据一名日本汉学家考证,鲁迅最后的墨迹是用日文写的便条,最后访问的是一个日本青年的家,最先赶到他临终床前的是三个日本人,由此可见鲁迅与日本关系之深。  相似文献   
2.
<正>纵观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留日派"与"欧美派"之争占了相当篇幅。自从1919年李大钊与胡适就"问题与主义"展开争论之后,两派的冲突逐步升级,纷争不断。时过境迁,现在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这些冲突,是不同的"进步"理念之下对拯救国家、拯救文化的领导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3.
台风的性格     
感伤的底蕴,不遵守理性法则的“忍耐”和“突发”——如果一个民族的性格就像台风,人们会有何感想呢?这就是另一个视角下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4.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女作家,由于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其“日本通”的一面几为遮蔽。中国现代史上精通日本的人,如周作人、戴季陶、郭沫若、郁达夫等,几乎都是男性。在这种背景下,凌叔华不能不显得很“另类”,然而,作为一名女性知识精英,她笔下的日本景观却有一种男性日本通们无法企及的神韵。  相似文献   
5.
李兆忠 《世界知识》2008,(21):66-66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日两国的艺术精英各怀成见。互不买账.一个仗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一个恃着后来居上的现代活力,展开着一场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美学对决,至今尚未完全消停,  相似文献   
6.
李兆忠 《世界知识》2008,(13):64-64
在世人的心目中,日本人总是与勤勉、敬业、服从、团队精神联系在一起的,有一部电影却打破了这种公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相当另类的日本人形象。这部电影长达48集,拍摄历时28年,创造了系列电影片的吉尼斯纪录。它就是松竹电影公司制作的《寅次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女作家,由于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其"日本通"的一面几为遮蔽。中国现代史上精通日本的人,如周作人、戴季陶、郭沫若、郁达夫等,几乎都是男性。在这种背景下,凌叔华不能不显得很"另类",然而,作为一名女性知识精英,她笔下的日本景观却有一种男性日本通们无法企及的神韵。  相似文献   
8.
我们中国人一说起日本,总是“小日本”如何如何。“小日本”这个看似简单的称呼里,包含复杂的意味,值得作一番梳理。为什么叫他“小日本”与幅员辽阔的中国相比,日本确实显得小。然而,若是按领土面积或者人口计算,日本至少也是一个中等国家,假如把日本移到欧洲,则不折不扣成了一个大国。不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降,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古老的东亚文化共同体面临解体,中日两国由“同文同种”、“一衣带水”的睦邻,变成了竞争对手,先是一个要“脱亚人欧”,后是一个要“全盘西化”,彼此轻视,互不信任,两国的文化交流因此而蒙上阴影。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人笔下的“日本”与“日本人”读中国作家描写日本的作品,可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悖论:“日本”与“日本人”常常处于分裂的状态,前者的美丽、令人神往与后者的丑陋、令人厌恶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在中国作家描写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很少看到。《留东外史》(不肖生,1914年)是第一部描写中国人留学东瀛的长篇小说,写所谓的学子在日本鬼混,吃喝嫖赌,洋相出尽,但仍具强烈的爱国之心。一位精通武术的留学生叫黄文汉,专门与日本警察过不去,想方设法捉弄他们,还教训过狂妄无知、军国主义思想严重的日本军官中村清八。在武术比赛中,他智勇兼施,连挫东洋大力士,为中国人争了光。然而,同样是这个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