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三江县油茶林低产状况的初步研究和改造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路线和样方调查方法,调查三江县的同乐、独峒、八江、同坪、林溪5个乡的油茶林。调查结果表明:三江县油茶林低产原因是多数油茶林用点播造林,导致林木个体生长和经济性状良莠混杂;同一片林老、中、幼树同存,45年生林以老、中龄树为主;林分单位面积密度过大(2200株/公顷~4800株/公顷);铲山抚育造成土壤肥力衰退;油茶树的营养水平较低。建议从当地现有的优良品种中选育良种,用育苗造林取代点播造林,用梯级整地造林、割草抚育和摘果收获取代直接在坡地上点播造林和铲山抚育以及林地捡籽收获,油茶林尚未郁闭前间种豆类及其他改良土壤的作物。  相似文献   
2.
该模式的生产路线是:草-黄牛-(牛栏肥料+牛役+牛肉)-粮食=鱼+蔬菜=棉花+蓝靛等,将草转化为肉,粮食,鱼,蔬菜和布衣,黄牛是转化的动力,简称为“黄牛模式”,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比较一些专家提倡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经营“以草换肉”的论述更深一层;与北方草原地带畜牧业生产模式通过牛,羊等,将草转化为肉和毛皮为最终产品不同。  相似文献   
3.
黄承标  李信贤 《广西科学》1994,1(2):24-28,48
根据1980~1990年的定位观测.广西龙胜县里骆林场23~33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贮水量结构为:乔木层17.2mm.灌木层0.1mm.草本层0.9mm.枯枝落叶层0.2mm.土壤层354.7mm;依次占系统总贮水量的4.61%、0.03%、0.24%、0.05%、95.07%。系统对大气降水的年分配为:林冠截留198.5mm,灌草截留27.2mm,枯枝落叶截留78.0mm,地表径流14.7mm,地下渗透65.9mm,土壤持水354.7mm,蒸散量870.1mm;依次占年降水量的12.91%、1.77%、5.07%、0.96%、4.29%、23.06%和56.58%。  相似文献   
4.
居住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绿地,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广西海岸沙生植被的类型及其分布和演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海岸沙生植被由热带耐盐性的植物组成,主要有厚藤群系的沟叶结缕草、飘拂草—厚藤群落,中华补血草、铺地黍—厚藤群落,鬣刺、单中蔓荆—厚藤群落,绢毛飘拂草、麦穗茅根—厚藤群落;露兜勒群系的露兜勒、仙人掌—沟叶结缕草群落;薄果草群系的薄果草、岗松群落和沙生灌木群系的酒饼勒、变叶裸实、仙人掌—沟叶结缕草群落。这些群落在沙滩上的生态分布是由盐性不同的建群种,依上述群落顺序,大致从潮汐带之上的潮湿至湿润—高盐度沙滩的以厚藤群系分布为主的沙生植被为前带,经湿润至于燥—中盐度沙滩的以露兜勒群系分布为主,兼有厚藤群系的沙生植被为中带,至干燥—完全或基本脱盐沙滩、沙地的蒲果草群系和灌木沙生群系至陆域上的季雨林沙生植被为后带。广西海岸沙生植被主要以湿润度、干燥度和盐度为演替外力。  相似文献   
6.
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植被是地球上最为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为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对已发表记载有广西植被类型以及作者近60年来对广西植被的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按照《中国植被》一书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原则、单位和系统,编制成广西天然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和广西人工植被类型分类系统。【结果】广西天然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纲,26个植被型组,722个群系;广西人工植被分为5个植被型,20个植被亚型,298个群系(组合)。在722个天然植被类型中,森林植被类型占63%,竹林4%,灌丛10%,草丛6%,水生植被17%;在298个人工植被类型中,用材林占28%,经济果木林20%,城市园林植被29%,农作物植被17%,人工沼泽和水生植被6%。【结论】广西植被共有1020个类型(群系),是我国植被类型最丰富的省区,在全国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广西海岸防护体系中防护林的作用与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1986年7月21日至22日九号台风在广西沿海登陆造成的危害情况,提出,广西海岸带防护林建设从海岸滩涂向陆地伸延,应遵循海滩红树林带→海岸陆缘半红树林带→岸后季节性雨林带的带状分布规律,陆缘海岸和人工海堤的防护林应是低矮的海滩红树林和半红树林,陆域上的防风和水土保持林或固沙林是季节性雨林,宜选用当地的季节性雨林的建群种和伴生种,营造混交林,并保持林下活地被物层,形成多层结构,且与用材林分开单独经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