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2009—2010年浙江海域灯光围网捕获的鲐鳄鱼随机取样获得的数据,使用叉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LVPA)对鲐鲣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采集鲐鱼样品的叉长分布在55。396mm之间,极限叉长L。=406mm,生长参数K:0.34。捕捞死亡系数(F)为0.82,峰值出现在叉长为285mm处,等于1.29。补充高峰出现在6—8月。蓝圆够样品的叉长分布在34~268mm之间,极限叉长Lm=289mm,生长参数K=0.43。捕捞死亡系数(F)为0.35,峰值出现在叉长为135mm处,等于0.47。补充高峰出现在4—8月。单位补充量产量分析显示,当前开发状况距最适渔业状态较远,首次捕捞叉长不足极限叉长的20%,需要增大网目尺寸,以保护鲐够鱼资源。结合2009—2010年浙江海域鲐骖鱼渔获物资料和灯光围网船组资料,估算了浙江海域鲐够鱼这2年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2009—2010年浙江海域鲐够鱼现存资源量为60.4×10^4t左右,最适可捕量为41.0×10^4t。浙江海域鲐骖鱼补充率最高月份为8月份,其值达15.5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