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验动物病毒的隐性感染常常影响特异病毒的感染与分离,一般特异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多采用先感染某种敏感细胞株或直接感染敏感的实验动物,如果动物本身成为多种动物病毒的隐性携带者,不论用动物或动物的组织制备的各种细胞株或血清,均可影响特异病毒的感染、分离和鉴定。因此加强实验动物科技管理现代化,提高动物的微生物控制标准,提供无特殊病原体感染的三级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呼肠孤三型病毒是人畜共患的病毒,可隐性感染动物并在体内产生抗体,给血液制品、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等外来致病因子的检定及动物试验带来一定的困难。实验结果表明SCID,裸鼠和NIH三种小鼠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敏感性有着明显不同。SCID小鼠由于先天的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双缺陷,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感染尤为敏感,小鼠口服接种,导致心力衰竭,很快死亡,其病变程度明显重于裸鼠和NIH小鼠。裸鼠具有体液免疫功能,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其肝脏的坏死为弥漫性局灶坏死。但腹腔注射要重于口服接种。NIH小鼠免疫功能正常,故对呼肠孤3型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变明显轻于SCID和裸鼠。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分析,三种小鼠免疫功能不同,而呈现出动物体内抗原的强弱程度有很大差别。SCID小鼠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裸鼠,和病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