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CM)动物实验模型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为DCM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 实验选择成年比格犬,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阿霉素,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经麻醉诱导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经左侧冠状动脉主干注射阿霉素(多柔比星),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5周。建立实验组6只,对照组4只,末次注射4周后对各组动物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多导生理记录仪及心导管技术检测、血液学检测及心室重构评价检测,以评估DCM建模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实验动物心脏出现明显扩大,且心室收缩力出现明显降低;DCM组实验动物与对照组相比,各项血液学指标(除白细胞计数外)均出现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实验动物出现明显地全心扩大,Collagen Ⅰ/Ⅲ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采用冠脉多次注射阿霉素(多柔比星)的方法建造DCM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其周期较短、简单易行,并且更接近于人类DCM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建立自发持续性房颤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选择贵州小型猪,经麻醉诱导、呼吸插管后建立二尖瓣返流及假手术组模型。二尖瓣返流模型组4只,对照假手术组4只,对比观察术后最长周期(6个月)内自发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发展,期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测,以便明确房颤及瓣膜返流情况。期间模型若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实验即刻终止,并进行三维电生理标测;若实验动物模型未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最长观察时间为6个月,并进行三维电生理标测及房颤易感性检验。结果 成功建立二尖瓣返流及假手术组模型,各组最长周期(6个月)内均未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二尖瓣返流组左心房明显扩大,出现明显结构重构;与对照组相比,二尖瓣返流组短时间房颤片段显著减少,起搏刺激后房颤心率/全部心率比例显著增加;二尖瓣返流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易感性明显增高。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持续性房颤的动物实验模型1例,并发现二尖瓣返流可以引起房颤易感性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