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用蒜氨酸溶液连续灌胃30d,观察蒜氨酸对昆明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蒜氨酸能显著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2.
从苏云金杆菌厂发酵裂解液中分离得到一株苏云金杆菌噬菌体KP-1.电镜观察表明,该噬菌体结构较为复杂,头部呈多面体,衣壳里六角形,在见并具有收缩性尾鞘,尾部末端呈扁平膨大基片.其寄生范围与其它“BT”噬菌体不同,具有非常广泛的寄主,专一性不明显,同时对噬菌体KP-1感染敏感菌株187的特性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杆菌噬菌体的形态及感染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苏云金杆菌厂发酵裂解液中分离得到一株苏云金杆菌噬菌体KP-1.电镜观察表明,该噬菌体结构较为复杂,善呈多面体,衣壳呈六角形,直尾并具有收缩性尾鞘,尾部末端呈扁平膨大基片。其寄主范围与其它“BT”噬菌体不同,具有非常广泛的寄主,专一性不明显,同时对噬菌体KP-1感染敏感菌株187的特性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漠河韧性剪切带位于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盆地内.作者对该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自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0Ar法测定年龄工作,获得了(120.6±1.1)Ma的坪年龄和(121.7±1.5)Ma的39Ar/36Ar-40Ar/39Ar等时线年龄,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结合韧性剪切带特征,笔者认为漠河韧性剪切带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造山过程有关,形成于蒙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或后碰撞期间.早白垩世期间,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进入后碰撞阶段,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运动,使位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部的中国东北地区,乃至华北北部发生了向东的挤出、逃逸,辽西、冀北、冀西北和京西地区的晓中生代右行走滑和逆冲、推覆构造是蒙古-鄂霍茨克中生代造山过程的远程效应.因此,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造山过程对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中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