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飘》又在我们当中飘起来了.这部美国小说从四十年代初期翻译到我国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气氛中,曾被扣上过"和平主义"、"鼓吹复辟"、"替奴隶主翻案"、"为奴隶制招魂"等等帽子,认为它是一部政冶上反动的作品;但是,也有不少读者不赞同这种看法,认为这是一部具有相当认识价值与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杰作.我们认为,人们对一部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这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象《飘》那样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并且确实有明显错误的作品,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弄清作品的基本倾向,从而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这却是当前文艺批评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打算从作品的实际出发,对《飘》作一番细致的鉴别工作,这看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瑶族乐春鼓     
瑶族乐春鼓是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载歌载舞,以鼓助乐,借鼓迎春,故称之为乐春鼓。演唱时,一只铜鼓,四只皮鼓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全场只用五个演员,主演者敲铜鼓,四个配角敲皮鼓。边敲边跳,边唱边说,整个故事几乎都由主演者说唱,其他人只帮腔,以便把故事内容表达得更清楚些,使情绪更热烈些。有时配角也可临  相似文献   
3.
Structure of Ramie Treated by Liquid Ammon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orphology and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scoured/bleached ramie and scoured/bleached/liquid ammonia treated rami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ometer, revers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et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quid ammonia treatment of the scoured/bleached ramie leads to a smoother surface, a lower crystalliuity, partial crystal transformation from cellulose Ⅰ to cellulose Ⅲ a decrease in the volume and cumulative surface area of the larger micropores and an increase in those of the smaller ones in the fiber.  相似文献   
4.
苗族果哈     
果哈(也译作“嘎嘿”,比较准确的读音为 gàhiē)是苗族人民唯一的曲艺形式。它流行于贵州和广西的许多苗族聚居区。果哈(嘎嘿)本来指一种苗族的民间乐器。“嘎”是乐器的总称,“嘿”在苗语里是“瓢”的意思。因嘎嘿这种乐器形状像苗族舀水用的瓢,因此,称这种乐器为“嘎嘿”或果哈,”意思是:像瓢一样的乐器。这种乐器一般是用来给故事演唱作伴奏的,因此,果哈又成为了苗族一种曲艺形式的名称。果哈作为一种乐器,属于二弦琴。由共鸣箱,两根弦和一支弓组成。它的形  相似文献   
5.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的根本问题,文艺的产生和发展,文艺的创作和批评,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个问题曾引起古今中外的不少理论家、文艺家的注目。一些进步的理论家、文艺家曾对这个问题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远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明确指出文艺是对现实的摹仿,同时还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而,诗所写的“多半带有普遍性”,“画家所画的人物应比原来的人更美”。还认为文艺对人们有“陶冶”或者“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族风俗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民俗分为积极的、在历史上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的、消极的三大类,并以民俗变化发展的大量事实论证了民俗变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改革民俗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侗族琵琶歌     
逢年过节,或者喜庆日子的晚上,你走到侗族聚居的地方,常常会看到一群人围坐在火塘边,鼓楼中,或者草坪上,静听一位手持琵琶的歌手在弹唱。随着弹唱内容的变化,听众们有时低声啜泣,有时磨拳擦掌,有时又发出朗朗的笑声……直至东方发白,他们还舍不得离去。这便是侗族人民在聆听他们心爱的琵琶歌,在进行最愉快的艺术享受。如果你要问他们对琵琶的评价,他们会向你啧啧称赞说:“劳辣。”  相似文献   
8.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大家向往桂林,争着到桂林旅游,希望在桂林的奇山秀水面前留下自己的倩影,这是人们共同的审美要求。但对于桂林山水之美以至整个自然美究竟美在哪里看法却并不一致。有人认为,山水之美不在山水本身,而在人的精神、情感“外射”、“移入”到自然山水之中。因此,同观山水,有的见神姿仙态,有的见瓜果满山,有的见碧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美学的理论为指导 ,对侗族审美生存特征进行探讨。侗族审美生存的特征是 :以歌唱为乐生手段 ,以和谐共生为审美理想 ,以滑稽幽默为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侗族分布在湘、黔、桂三县交界的新冕、通道、黎平、榕江、从江、三江、龙胜等十几个县境内,拥有一百一十多万人口,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聪明的民族,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侗族人民没有自己的文字(一九五八年,人民政府曾为之创造侗文,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推广),长期通用汉文,借助汉文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而侗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与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有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