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了探讨在平面上的岩层非均质性对不同方位裂缝发育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进行了岩石单轴和三轴岩石力学试验及岩石声发射试验.结果证实在平面上不同方向岩石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存在,它们是影响该区不同时期不同组系裂缝发育差异的主要原因.岩层非均质性往往抑制了共轭剪切破裂中的一组裂缝的发育.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主要为在2期构造作用下形成的剪切裂缝,在理论上应该发育4组剪切裂缝,但由于受岩层强烈非均质性的影响,每期主要发育1组裂缝,因而目前在每个部位通常见到2组裂缝。  相似文献   
2.
水驱前缘移动与地层压力波及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比分析平面平行渗流、平面径向渗流和球面向心渗流3种不同渗流方式下水驱前缘移动规律的差异性,依据油藏注水开发理论,应用渗流基本公式及流线积分法和单元分析法,推导出3种渗流方式下的水驱前缘移动公式。在油藏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当3种渗流方式中的位移相等时,平面平行渗流的水驱前缘移动速率最快,平面径向渗流次之,球面向心渗流的水驱前缘移动速率最慢。水驱前缘移动的快慢规律与地层压力波及的快慢规律正好相反。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何在实际油藏注水开发中,一般选用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以井为中心发生平面径向渗流)较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两层在不同的注采压力系统下、单向渗流至今尚没有层间突进模型的问题,依据水驱油藏基本渗流理论,应用数学变换,推导出了单向渗流层间突进公式。利用鄂尔多斯盆地某实际砂岩油藏进行计算,相对误差为6.67%~6.96%。研究结果表明,上下两层水驱前缘位移之比与其相应的注采压差之比成线性关系,其斜率就是上下两层相应的储渗参数之比,斜率越大,则在共用一个注采压力系统的条件下,层间突进的程度越大。解决层间突进的有效方法就是调整分层压差。最佳分层压差就是满足斜率与分层压差之比值的乘积等于1时的压差,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上下两层在不同的位移处渗流速率均相等,也才不会发生层间突进现象。该方法在水驱砂岩油藏纵向非均质性评价以及分层压差优化设计等方面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合理性,依据物质平衡原理,结合油藏的综合水驱规律,建立了能够描述不同注采比、不同地质储量采出程度条件下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数学模型。并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砂岩油藏为实例,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累积注采比大于1.0或小于1.0且变化趋势不同时,油藏的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当累积注采比小于1.0且递增时,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有极小值;当累积注采比大于1.0且递减时,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有极大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