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装斗争贯串太平天国革命之始终,太平军的军事战略问题,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仅对太平军在广西的军事战略,作一初步探讨,以求得大家指教。一、广西的军事形势和太平军“团营”的战略任务公元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创建太平军。这支革命农民的武装,和广西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一样,刚一出现,就立即遭到清朝统治者派兵镇压或“追捕”。不粉碎清军的“追捕”,幼小的太平军随时随地都有被消灭的危险性。太平军在  相似文献   
2.
公元1851年,广西爆发了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革命。这次革命运动,把中国封建社会旧式农民战争推到了最高蜂,同时又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深刻的影响。这场爆发在近代史初期中国的农民运动,由于中国基本上仍然是封建社会,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共同规律即共性;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决定它必然具有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特殊规律即个性。研究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必须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分析着手。广西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发源  相似文献   
3.
西征和北伐,同是太平天国前期的重大战役,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对西征战史的研究,却远比不上对北伐战史的研究那么广泛深入。至今似末见到有一部或一篇西征战史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领导金田起义(1849年——1852年)一、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八四九年七月,骄阳似火,酷暑难当。洪秀全偕同冯云山冒着炎夏烈日,匆匆地跋涉在从广东到广西通衢山道上。洪秀全第四次入桂之时,广西全省连年发生水、旱、风、虫、兽等自然灾害,灾情极为严重。有些地方久旱不雨,井枯泉涸,河水断流,田地龟裂,颗粒无收。有些地方,大雨滂沱,昼夜不停。洪水一片汪洋,低洼地带泡在水中,“房屋禾稼为之湮没”;“亿万生灵荡析离居、殁于水者无数”。有些地方,漫山遍野的蝗虫,“飞蔽天日”,“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相似文献   
5.
第三章走上革命道路(一八四七——一八四八)一、去广州“学道”碰壁物换星移,洪秀全蛰伏乡间从事拜上帝教教义的创作,一晃就过了二个寒暑。一八四六年下半年的一天,有一位姓巫的同乡从广州返回花县告诉洪秀全说:“有外国传教士名罗孝(全)者,在广州宣传真道。”洪秀全与洪仁玕“十分欢喜得此消息”。他们意识到,自己虽然敬拜上帝,但对拜上帝的道理还懂得不够透彻,对拜上帝的仪式仍不甚了然。因而迫切需要深化自己对拜上帝的知识,想去广州“学道”,看看“洋  相似文献   
6.
匆匆开始的太平军第二次西征,既未能“在本年(即1861年)夏间尽驱去长江一带诸妖”,又未能“抢在外国人之前先到达汉口和九江”,而很快就失败了。有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竟把太平军第二次西征的失败,全怪罪于忠王李秀成。但这却是极不公允的。本文拟从弄清这段历史的真相入手,以对太平军第二次西征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剖析,进而正确评价忠王李秀成在这场重大战役中的功过。  相似文献   
7.
较长期以来,史学界不少同志都认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内部在鸦片问题上存在着弛禁和严禁两个不同的派别:弛禁派以清朝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为代表。以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为其吹鼓手;严禁派以湖广总督林则徐、鸿胪寺卿黄爵滋为代表;而道光皇帝则摇摆于弛禁与严禁之间。近年来,有的同志不同意以上意见,他们说,清政府“禁烟”是真心诚意的,道光皇帝是禁烟运动的“真正的发动者”,而穆彰阿、琦  相似文献   
8.
一、永安破围与“仙回捷奏”“孤城在望无人近,半载甘从壁上观。”清朝政府在永安州城麇集兵勇近十万之众,“虚费”饷银千余万两,对遥遥在望的弹丸孤城却“不敢逼近”。坚守州城的太平军虽然英勇奋战,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清军的进攻,但困守孤城终非长策。时间拖得愈长,斗争就愈艰苦,困难愈多,危险性也就愈大。为了打破敌人企图“聚歼”太平军于  相似文献   
9.
第十章历史悲剧重演(一八六一年九月——一八六四年七月) 一、英王败大局坏安庆地当皖、鄂、赣三省要冲,是“吴楚咽喉,江淮腰膂”;“金陵之门户也”。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清醒地认识到:“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①安庆之得失关系到天京的安危。清朝反动头子曾国藩也深深懂得:攻占安庆“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木”;只有“先克安庆”,才能“制贼死命”。②因此,  相似文献   
10.
第九章卓越的爱国者一八五八年至一八六一年,既是太平天国革命转危为安,衰而复振的时期,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改变对华侵略政策,太平天国对外关系的转折时明。在内忧外侮的茫茫黑夜里、洪秀全始终高擎反对外国侵略的火炬。面对外国输入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