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家整体制度配置需要信访等一类机动性制度存在,以作为对国家核心制度的补充。但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新旧信念的交杂,造成信访制度定位上的尴尬以及救济效果上的困窘。我国应该正视具体的制度背景,认真看待信访的功能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财产申报制度存在制度硬件和观念软件基础不扎实的问题,从而导致制度的规范内容、执行力度、规范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在于执行者自身的抵触引发的制度配套设施难以健全和推进,而更深层的制度阻力在于存在抑制腐败的紧迫性与社会稳定的必要性的矛盾、主权和治权的矛盾、公众知情权和公职人员隐私权的矛盾以及制度设想和制度落实的矛盾。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加强自身教育和舆论压力来解决观念认识问题,另一方面要细化制度,令私心无所释放。  相似文献   
3.
道德体现了人作为"应当"的规范化存在状态中,对"人应当怎样"的认识和持续追问。道德也因为人的这种"当为"的社会化存在的必要性,而具有了更多的内在拘束力。在法律成为社会的主导规范之后,仍不可完全取代道德规范,而是与之密切关联。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联,康德式的解说在围绕法律与道德关系而分野成的法学各派之中最具代表性。透过对这种解说的细致解读,探求的是社会规范整体视角下对法律与道德相关性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