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技术创新的诱导机制与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确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后,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各级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已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重要指标。在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研成果、专利,而能够转化的仅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率。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与经济脱节已是长久困扰我国的基本问题之一,科技成果转化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存在零售商创新投入的双渠道竞争市场中,零售商的创新投入与消费者对直销渠道的接受程度对供应链参与方的产品售价和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将直销渠道的引入作为激励零售商提高创新投入水平的一个工具,并从中获益,此时,零售商能获得较低的批发价格,且创新投入的增加能提高产品的销量,进而提高自身的利润;在竞争性市场下,零售商创新投入的增加能有效缓和渠道竞争和冲突。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能力和市场空间等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企业研发能力对研发补贴的使用程度参数,对企业研发绩效做了一个内生性的拓展,以说明在成本节约的研发活动中,企业将政府研发补贴转化成研发绩效的数量存在差异;并在非合作博弈的基础上,分析两国的一定研发能力下的企业间相互作用和最优研发决策下的发展中国家研...  相似文献   
4.
考虑模糊环境下由1个供应商和1个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利用模糊数学工具和可信性理论,建立了分散决策模型和集中决策模型,通过深入分析供应链不协调的原因,设计了基于滞销补贴和收益共享的协调契约,并对协调契约参数的区间和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模糊需求环境下,系统决策过程可以通过可信性理论变得清晰化。通过调整协调机制的契约参数,分散合作模式可以实现系统帕累托最优,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完美均衡。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以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为例,针对一类由消费者、汽车4S店售后修理部、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厂和汽车4S店售后配件部组成的废旧汽车发动机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系统,运用最优化原理,通过建立模型研究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厂从汽车4S店售后修理部回收废旧汽车发动机的定价策略,认为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厂提供最优的回收价格可以激励更多的废旧汽车发动机有效返回至工厂进行再制造处理,并进行数值分析验证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的双寡头博弈模型,研究在征收环境税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假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投入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产品,并且都将产品供给国内市场,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作为副产品,并且两国公司都需为所排放的污染物支付环境税。通过博弈模型,求出降低或增加全球污染排放的条件,并且得出,贸易自由化会促使国外公司扩大产品的生产,而国内公司会减少生产;单边的贸易自由化会增加国外的污染排放,但是国内和全球的污染排放会降低;环境税率的提高使国内、国外和全球的污染排放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