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传统的时空犯罪预测仅适用于犯罪的时空分布概率分析,无法应用于具体的案件预测,而基于犯罪人特征属性判断犯罪人风险行为的预测方式往往会受到特定工作场景的限制,缺乏良好的迁移性和扩展性(背景)。抽象出案件现场构成要素并从信息化侦查的角度建立了以时间、区域、部位、目标和手段等5种案件现场信息为属性、以分类算法为基础的犯罪人地域特性识别模型,并以北京市盗窃电动车案件数据作为案例、利用决策树算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犯罪人地域特征的分类识别,其分类正确率达到了80%以上,并且决策树算法在结果的准确率上较其他分类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结果)。以犯罪人的地域特征性作为案件侦查的一个切入点,利用案件现场特征挖掘犯罪嫌疑人的地域特征,可为侦查人员缩小侦查范围提供了一种方法,有利于侦破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的案件,提升侦查效率(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毛管压力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板桥-合水地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研究区长6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主要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层以溶蚀孔最为发育,粒间孔次之;孔隙结构主要为小孔-微喉型,具备典型低孔、特低渗储层特征。沉积相类型对储层物性特征有重要影响作用。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大大减少了储层的原生孔隙,使储层物性逐渐变差;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12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粒间孔、溶孔和晶间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片状或弯片状、点状喉道发育。孔隙结构可划分为大—中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及小孔细喉型3类;各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产液能力不同,喉道大小是决定储层渗流能力、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核磁共振和压汞实验拟合共同确定出该区储层的流动孔喉下限为0.232μm;孔隙和喉道特征共同决定了孔渗性的大小;较强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使得每类孔隙结构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复杂多样,所建立的孔隙结构分类标准与储层的产油能力有很好的线形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