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文教学的人文与工具之争已颇有些时日了,那么“工具论”究竟错在哪里?“人文说”又有何依据?遍观诸多说法,虽见仁见智,各有可取之处,但总觉得还不够透彻,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力度.我们认为,如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语言观去衡量一下这个问题,也许能得出更令人信服的结论.我们先看一下“工具论”的理论前提.从《教学大纲》对语文的本质规定及为“工具论”辩护的诸多文章看,“工具论”的理论前提有两个:一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是工具”的说法,二是列宁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观点.如果我们作一番分析,就不难发现,不论是从叶圣陶先生那里,还是从列宁那里,都得不出语文教学的本性是工具性的结论.我们认为,叶老的“工具”说纯粹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