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带中早古生代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周辉  李继亮  候泉林  方爱民  李红生 《科学通报》1998,43(22):2448-2451
报道了在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带中所发现的早古生代放射虫化石。为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研究提供了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解体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路线地质填图和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研究表明,构成"库地蛇绿岩"的超镁铁质岩石和火山-复理石建造在产状和变形、变质等地质特征上存在着截然的差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也显示着它们可能属于2个不同时代的岩石组合,因此建议将其解体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在早古生代早或中期发生构造侵位,构成加里东期古昆仑造山带的一个构造单元,被早古生代末期和晚古生代早期形成在拉张构造背景的碱性花岗岩和煌斑岩脉侵入,显示已经作为新一期构造旋回基底的一部分;后一部分形成在中泥盆世至石炭纪,是新一期大陆裂解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在东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蓝冰表面碎石带中发现的具有混杂堆积特征的新生代沉积岩(物)漂砾,并认为它们可能是这一地区上新世冰川活动的产物.通过对这批沉积岩(物)的宏观沉积特征、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粒度特征以及沉积岩中石英颗粒的表面形貌特征等的详细研究,认为这些冰碛岩(物)的沉积物颗粒具有多种来源和多种搬运方式,其形成过程中存在水、冰及密度流等多种介质的共同作用,是一种由冰川底部带、冰川内部及冰上带所搬运的沉积物的混杂堆积,其沉积环境为冰川前缘地带.最后,通过与南极其他地区上新世冰川沉积的对比,探讨了这批冰碛岩(物)在反映南极冰川演化历史方面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极历险记     
根据昨天晚上(2006年1月14日)的约定,中山站领导及有关人员拟定今天上午9点(北京时间12点)乘坐直升机来格罗夫山慰问我们全体队员,所以大家起得比往日都早。队长起床后一直与中山站通过铱星电话保持连络,首先传来消息说飞机已经准时自中山站起飞了,但不久又说飞机起飞后中途遇到厚云层折返回中山站了。而此时格罗夫山也是阴天,能见度并不好,飞机来了也无法着落。大约下午2点多钟,大家正在居住舱内待命,突然听到了飞机声,我们连忙跑出蓝舱(即居住舱,因其外面的颜色而得名),就见两架直升机在轰鸣声中盘旋而下,降落在营地附近的雪地上。螺旋桨…  相似文献   
5.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友谊峰基岩^10Be暴露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极沿海拉斯曼丘陵地区缺乏末次冰盛期(约20ka)的冰碛物堆积,冰川擦痕的保存以及冰退后海岸线的卸载反弹也很不明显,因此该地区末次冰盛期是否覆盖巨厚冰川存在分歧.已有的^14C测年结果显示拉斯曼丘陵至少部分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无冰,冰退初始时间约在44ka前.利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定了拉斯曼丘陵地区米洛半岛友谊峰的基岩暴露年龄,结果表明友谊峰基岩的^10Be最小暴露年龄约40ka,考虑到基岩存在侵蚀实际暴露年龄可能要略早.友谊峰基岩^10Be最小暴露年龄表明友谊峰末次冰退时间要明显早于末次冰盛期,约40ka前友谊峰以北米洛半岛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无冰.友谊峰东南约400m的106峰峰顶漂砾的^10Be暴露年龄为8.8ka,表明冰盖边缘位置曾长时间位于友谊峰和106峰之间,冰川边缘从友谊峰退到106峰的过程历时30ka以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简要回顾国内外煤相的研究历史,系统总结了煤相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对煤相的划分依据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煤层成因类型为主要依据的煤相划分方案,最后对煤相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达金砾岩是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海浅海相凝灰质浊积岩和含有孔虫碎屑岩组合.有孔虫主要为Nummulites,Assilina,Alveolina和Lockhartia,与加拉孜砾岩、麦拉砾岩和岗巴、定日地区的有孔虫相一致,其发育时代为始新世.综合分析达金砾岩和青藏高原地区始新世沉积环境变化和有孔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始新世海相沉积作用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仍然继续存在;始新世末期该区可能发生构造隆升作用,使得弧前盆地出露海面,由海相沉积渐变为巨厚的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8.
西藏达金砾岩沉积环境、有孔虫时代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金砾岩是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海-浅海相凝灰质浊积岩和含有孔虫碎屑岩组合.有孔虫主要为Nummulites,Assilina,Alveolina和Lockhartia,与加拉孜砾岩、麦拉砾岩和岗巴、定日地区的有孔虫相一致,其发育时代为始新世.综合分析达金砾岩和青藏高原地区始新世沉积环境变化和有孔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始新世海相沉积作用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仍然继续存在;始新世末期该区可能发生构造隆升作用,使得弧前盆地出露海面,由海相沉积渐变为巨厚的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9.
柯石英榴辉岩相变质构造岩: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形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中岩  方爱民  俞良军 《科学通报》2002,47(12):946-950
青岛仰口湾出露了一套超高压韧性剪切混杂岩。混杂岩由弱变形的岩块和高度塑性流变的糜棱岩组成。超高压变质构造岩包括强变形的和糜棱岩化的榴辉岩。柯石英在构造岩中以石榴石和绿辉石包裹体和料间矿物的形式出现,表明构造变形发生在柯石英的稳定域(800-850℃,>30GPa),属上地幔范围。柯石英呈短柱状和浑圆状,具有波状消光和裂纹,表现了以脆性变形为主的特点。石榴石也以脆性破裂为主,只有少量的细颈化和拉长,绿辉石普遍被拉长,并具有很强的定向排列,波状消光,亚晶粒和动态重结晶构造,以塑性流变为特点。超高压变质构造岩可能是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的早期在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其运动方向指示了超高压变质岩片折返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东南极拉斯曼丘友谊峰基岩10Be暴露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极沿海拉斯曼丘陵地区缺乏末次冰盛期(约20 ka)的冰碛物堆积,冰川擦痕的保存以及冰退后海岸线的卸载反弹也很不明显,因此该地区末次冰盛期是否覆盖巨厚冰川存在分歧.已有的14C测年结果显示拉斯曼丘陵至少部分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无冰,冰退初始时间约在44 ka前.利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定了拉斯曼丘陵地区米洛半岛友谊峰的基岩暴露年龄,结果表明友谊峰基岩的10Be最小暴露年龄约40 ka,考虑到基岩存在侵蚀实际暴露年龄可能要略早.友谊峰基岩10Be最小暴露年龄表明友谊峰末次冰退时间要明显早于末次冰盛期,约40 ka前友谊峰以北米洛半岛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无冰.友谊峰东南约400 m的106峰峰顶漂砾的10Be暴露年龄为8.8 ka,表明冰盖边缘位置曾长时间位于友谊峰和106峰之间,冰川边缘从友谊峰退到106峰的过程历时30 ka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