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探讨浙江天台盆地下陈萤石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为寻找成因类似的矿床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该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矿石显微镜下特征的研究,并利用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测龄法对矿区内不同矿脉上与萤石共生的石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下陈萤石矿床为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成矿年龄平均为75.3±7.0 Ma,其成矿时代主要为晚白垩世。对浙江不同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的规律进行总结,显示浙江的萤石矿成矿时代呈现多期次性,在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均有成矿作用发生,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2.
以川东南地区重晶石-萤石成矿带中较典型的重庆彭水火石垭重晶石-萤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对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地层、构造2大因素共同控制成矿。主要赋矿层位为下奥陶统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矿区有北东向和北西向2组构造,北东向为导矿构造,北西向为布矿-容矿构造,矿体赋存于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构造中;该矿床的矿物简单,矿石矿物为萤石和重晶石,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石英为主;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以块状、条带状、斑点状、团块状、角砾状等为主;蚀变以方解石化为主,蚀变程度弱。地层水及大气降水淋滤、溶解、萃取不同地层中的Ba、S、Ca、F等成矿元素后,使成矿元素富集到成矿热液中,构造和地层温压梯度致使成矿热液沿构造带上涌,厚达数百米的大湾组泥页岩将成矿热液遮挡在下奥陶统灰岩及其深部地层中,使得BaSO4和CaF2结晶、成矿。  相似文献   
3.
浙江缙云骨洞坑大型萤石矿床位于华夏古板块北东端,紧邻钦杭结合带。矿床产出于下白垩统馆头组与燕山晚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中,矿体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在系统的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其微量和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缙云骨洞坑萤石矿轻稀土相对弱富集,重稀土相对弱亏损,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以及较弱的Ce负异常,配分曲线表现出典型的“V”字特征。La/Ho-Y/Ho图解表明,不同位置萤石样品表现出重结晶方向演化的趋势。Tb/Ca-Tb/La成因图解表明骨洞坑萤石矿属于热液成因类型矿床。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成矿均一温度主要在150~190℃,盐度主要在0.3%~1.5% NaCleqv,密度平均值为0.86 g/m3,成矿流体应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结合地质特征认为,缙云骨洞坑萤石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随着萤石矿露头矿和浅部矿的逐渐减少,传统单一的方法已难以满足勘探需求。以内蒙古林西赛波萝沟门萤石矿为例,探讨了甚低频电磁法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在浅覆盖区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甚低频电磁测量可显示构造破碎带在平面上的展布情况,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可以显示元素异常的分布,判析构造破碎带的含矿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地球物理方法存在的多解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骨洞坑萤石矿床位于浙东南褶皱系北东向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余姚—丽水深断裂所夹持的余姚—遂昌前震旦纪变质基底隆起带南东侧附近。骨洞坑萤石矿控矿主断裂为NW-NWW向压扭性断裂,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白垩统馆头组(K1g)。本文详细论述了成矿热流体场的形成过程,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为今后骨洞坑萤石矿床地质探矿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