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偏南气流翻越秦岭山脉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风场的垂直结构和热力的共同作用是越山气流扰动不稳定发展和背风波形成的重要条件;水汽作用造成的垂直运动随高度呈抛物线分布;湍流扩散作用不利于上升运动形成。结果还表明,雨峰与上升运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证实了秦岭山脉和越山偏南气流对陕西降水的南北分布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西省2003年7月15日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和新疆冷空气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充沛的水汽输送、能量的积聚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700 hPa和850 hPa的低涡、切变线、地面倒槽是暴雨形成的触发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涡度场和散度场互耦;特强散度柱出现早于强涡度柱,而深厚的强气旋性涡柱则几乎与暴雨最强盛时期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扬沙和沙尘暴进行分析,以便得出陕西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沙尘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1961-2000年陕西省97个台站的气象实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及对比分析,近40年陕西省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被得出。结果 陕西省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3~6月,一般出现在下午和傍晚;扬沙和沙尘暴在陕西省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是北多南少,近40年扬沙和沙尘暴出现频数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有一个明显的回升趋势。结论 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出现频数于20世纪8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有一个明显的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安1987年1—12月逐日14时压、温、湿和当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气压、气温、湿度和降水的关系,并将其分离为气候值、低频值和高频值,发现了西安降水与压、温、湿的高频值和低频值的振荡周期相吻合,建立了一种西安降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1996年8月9日陕西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能量场、稳定度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特征及演变,揭示了突发性暴雨过程的物理机制和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6.
根据1961-1985年西安单站逐日压,温,湿及降水资料,分析得出压,温,湿及降水的变化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西安1987年1-12月逐日14时压,温,湿资料分离为气候值,低频值和高频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