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行动的意向性说明是否需要定律,是否是一种因果说明,这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PopperHempel论题认为,意向性说明需要依赖普遍定律,但这种观点面临着真实性与一般性的两难困境.在W.C.Salmon的因果性本体论解释的意义上,即便意向性说明不必然依赖定律,也仍然可以是因果说明.基于此,我们能够反驳关于"理由不是行动原因"的三个典型论证:"原因的合适类型"论证、"逻辑关系"论证和"遵守规则"论证.这种反驳揭示出,理由与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为意向性说明的正当性提供辩护.  相似文献   
2.
刘易斯的因果性反事实条件分析是新休谟主义进路的典型代表,它试图通过引入"反事实条件"的模态范畴来弥补传统律则性理论的不足。然而,这一分析进路又产生了诸如可能世界的相似性、反事实条件依赖的时间箭头等新问题;本奈特、豪斯曼和霍维奇等人揭示了刘易斯的理论在这些问题上的根本困难。而这些困难的最终解决依赖于彻底抛弃休谟主义的因果性研究进路,转向因果实在论和实验的、操作的因果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费侠莉、白馥兰对中国古代妇科医学史和技术史的研究,刘兵、章梅芳合著的《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示了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视角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的价值。费侠莉通过对中医妇科在宋明之际发展的研究,白馥兰通过对房屋建筑、纺织技术、生育技术的历史研究,分别揭示了中医妇科和日常技术实践的父权制意蕴。该书展现了性别视角与人类学视角、反辉格和后殖民主义视角的联系,而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与传统的实证主义编史学的根本区别还在于所持的科学技术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可操控性概念将因果关系刻画为介入之下的不变性,这是近些年越来越被主流科学哲学的讨论所接受的视角。它一方面跳出了能动性因果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窠臼,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律则性因果理论的缺陷,能够主张有限程度的因果意义。这对于刻画社会科学的因果定律与说明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融合与创新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理解关系业已成为知识论与科学哲学共同关心的话题。“理解的知识理论”受到一些德性知识论学者的质疑。例如,普理查德就主张理解并不必像知识那样满足安全性条件,即可以与某种认知运气相容。对这一相容性论题的批评表明,如果以“说明评价的可靠性”来界定安全性条件,则理解与知识一样都不相容于认知运气。这种不相容性归根到底根源于科学理解的形成必须以相关机制的知识为前提。因此,科学理解的机制论概念支持了“理解的知识理论”,拒斥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论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了解云南省大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体育课的行为现状,探讨了云南省大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包含自身和外部两方面.自身原因是不喜欢体育运动,觉得体育运动对自己的学习不但没有帮助,而且还浪费时间和精力;外部因素在于学校的学习时间太紧,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运动,并且体育课项目单调枯燥、体育场馆有限而导致大学生厌学,这是主要的客观原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徐竹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29-32,45
由于误读前后期维特根斯坦不同的意义观,汉森对“观察渗透理论”命题的论证包含着深刻的逻辑张力。而对这一命题的批判考察进一步导向了一种与科学实践的具体情境紧密相关的“经验”概念。这一概念可以从具体情境下解释用具意义的实践活动、经验结构内在的解释学循环和实践参与者与情境的关系这样三个角度得到阐明。  相似文献   
9.
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催化剂上异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催化剂上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反应规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详细总结了正构烷烃,尤其是长链正构烷烃在催化剂上的择形裂化和择形异构化机理及其反应网络。讨论了分子筛基择形异构催化剂与润滑油基础油的异构脱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