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题咏书、画,乐、舞的古典诗歌,以艺术作为反映对象,极富历史内涵,是认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和艺术活动的珍贵史料。它们又是艺术化的审美批评,揭示了书、画、乐、舞的美学特征以及对其进行审美把握的方式与途径,还揭示了书、画,乐、舞等艺术门类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极富美学内涵。它们是我国古典诗歌园地里色彩特异的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2.
一 作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初期的一个倡导者,蒋光慈在理论和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一方面他认为,历史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群众已登上了政治舞台,集体的生活已经将个人生活送到了不需要的位置了。”①因而他大声疾呼,要求新文学作家去反映和描写工农民众的革命斗争生活。而另一方面他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实践自己的文学主张。蒋光慈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青年知识分子。人物形象刻画最为成功的是青年知识分子,作家情感倾注最多的也是青年知识分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不仅办学层次不同,专业性质也有差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性质的高校,各有自己的教育目标。一所高校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明确这一点,才有可能把学校办好。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目标不够明确的弊端。师范院  相似文献   
4.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定稿于1929年4月14日,连载于《新流月报》创刊号、第二期和第三期.小说刊出后,立即遭到以“创造社”为主的一批革命文学家的严厉批判.甚至有人要以此对他进行组织处分.1930年“太阳社”的冯宪章在《拓荒者》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丽莎的哀怨〉与〈冲出云围的月亮〉》一文,对诸多批评表示了不同意见.而“创造社”的华汉(即阳汉笙)紧接着便在《拓荒者》第一卷第四、五期合刊发表《读了冯宪章的批判以后》,对冯文进行驳斥与批判,说该文是“非马克恩主义的文艺批评与观点”.这以后,《丽莎的哀怨》就似乎被定了性,一直作为否定了的作品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