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文依据在烟台-蓬莱-栖霞地区的详细构造与变质研究,分析胶北地区太古代以来的变形与变质演化历史及其意义.继太古代胶东群形成之后的胶东事件,在胶东群中造成了第一期的南北向构造和同构造麻粒岩相高级区域变质.于粉子山群沉积之后、大致17亿年前发生的粉子山事件使胶北地区基底最后固结.这期造山事件在基底中产生了广泛的平缓变形面理、褶皱及同构造角闪岩相区域变质.晚石炭世的蓬莱事件,以北北东一南南西向挤压造成了蓬莱群及基底中普遍的北西西-南东东向褶皱及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蓬莱事件是华北与扬子板块沿胶南带碰撞的结果.胶北地区的后蓬莱事件造成了局部的北北京向膝折和褶皱,并未伴生区域变质.这一变形事件可能是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或侏罗纪燕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郯—庐断裂带巨大的左行平移运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郯-庐断裂带规模巨大,截切东亚大陆。其位置从我国皖、苏、鲁地区的郯城——庐江地带开始,向东北经山东沭河、潍河河谷,越渤海过下辽河地带,沿浑河至吉、黑地区的桦甸、敦化及密山一线,接苏联锡霍特-阿林地区的库尔朵欣断裂(萨龙,1977),直抵萨哈林湾。向南沿大别山东南麓至湖北广济,过长江,可能延伸到华南地区。其一重要分支自沈阳向北,与依兰-伊通断裂相接。国内自广济以北,长达2400公里。它是一条滨太平洋西北边缘的巨大平移断裂带。断裂带主体作北东10°~20°,两端作北东40°~50°;整体作缓S形(图1)。其宽窄不等,由10至50公里;一般由一对以上基本断裂组成。以东侧断裂为主干断裂,今呈现为地堑状断陷带,局部中间又有地全状隆起。  相似文献   
3.
在北纬30度至35度之间,大别山脉座落在皖豫鄂三省的边境上;合英山、霍山、张八岭、桐柏诸山,又称淮阳山脉。西接伏牛、秦岭,绵延四千余公里,横贯在中国的中部。构成了黄河、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它是一条我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划分了中国南北两部;其北与其南,地形景观、生物、气候以至人文事象均产生了不同的特色。只有在西面的南阳及东面的洪泽湖一带,有两个缺口,厉来作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孔道。这些古老的变质岩组成的山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板块构造理论,总结大别山区12个基本地质特征,进而得出结论,认为该区是我国东部南北陆块碰撞的对接地带。由此形成横贯我国东西的大陆内部造山带。碰撞的时间从印支期至燕山期。大别山碰撞带的认识对南北之间广大地区的构造格架、对区域成矿研究及浅源地震的探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江下游江北地区广泛发育先寒武纪地层,是我国南方型先寒武纪地层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些地层中含有铁、铜、磷及稀有元素等有经济价值的矿产。所以该区这些地层层序与划分的研究将丰富我国先寒武纪地质资料,并有利于矿产的寻找及地质构造的再造。 本文根据作者在该区从事先寒武纪地层工作近二十年所积累的丰富资料,并参考地质测量与勘探的大量新成果及同位素年令数据,提出了对该地区广大范围内的皖鄂大别山区、苏皖张八岭区、胶南苏北区及其他地区先寒武纪地层的统一划分,恢复正常层序,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些先寒武纪地层除了分出最新的震旦系外,还分为五个群。有两个重要的地层界面。分别置于下、中、上元古代。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次研究了黄蜡石中的一系列构造,特别论述了气泡构造的重要性,例如麻脸构造等.研究结果表明:黄蜡石仅分布在华南地区扬子板块的外缘,它们由海槽中化学成因的硅质岩所组成,形成于晚震旦世;它们的生成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黄蜡石形成以后,又遭受轻度变质作用及以后的风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淮南寒武纪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系统平移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郯-庐断裂系统平移研究的进展,对郯-庐断裂带的断层岩,区域应变场和由深至浅不同层次的各种变形构造(韧性——韧脆性——脆性)的研究状态和进展以及其北段的情况和位移情况的研究动态,南段的尾端研究动态作了详细报道。作者叙述了郯-庐断裂系统形成的构造背景,并收集了郯-庐断裂系统研究的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文中对郯-庐断裂系统中其他的一些主要断裂也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认为朝鲜海峡-台湾海峡断裂是一条巨型平移断裂。从而使人们对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中生代平移断裂的变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中生代开始、展现了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变革,结束了古生代南北分野的局面,进入一个以滨太平洋方位为主体的构造格局。在这个重大的变格作用中,大陆东缘新生的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穿陆的大型平移断裂及其进行的左行剪切运动起了实质性的作用。反映了东亚大陆与太平洋盆相对运动的开始及东亚大陆真实边缘的产生。 断裂的变格作用既有控制作用又有改造作用;后者使老岩层、老岩相带、老岩体等在断裂剪切的旋转应变场中产生新的形态、新的面理及新的方位。 中生代以来的变格作用,使北北东一北东向构造格局取代了早期近东西向的格局,使阿尔卑斯体制取代了前阿尔卑斯体制,使滨太平洋构造域取代了原有的古亚洲构造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