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深空通信传播时延大、误码率高以及链路间歇性中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继选择的深空文件传输协议。该协议将文件传输过程分为跳到跳发送和端到端重传2个阶段。在发送阶段,提出一种中继选择算法,通过分析天体运动规律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并结合深空链路信道特点,分析链路丢包率和信道增益的关系,选择最优中继链路逐跳进行传输,降低丢包率进而减少重传次数;在重传阶段,目的端对数据包进行校验和检查,丢失的数据包通过端到端链路进行重传,保证文件的可靠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当端到端误码率大于10-5时,所提协议能有效减少重传次数,进而降低传输时延。在误码率为10-3时,与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提出的文件传输协议(CCSDS file delivery protocol,CFDP)相比,该协议的传输时间缩短了40%,能较好地适应深空通信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TCP运行在高误码的无线环境中无法区分误码丢包与拥塞丢包,在遭遇单窗口多包丢失时盲目将发送窗口减半,而导致吞吐量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以TCP—SACK版本为基础改进TCP:l)充分利用SACK在单窗口多包丢失时重传恢复算法的优势;2)在发送端采用可用带宽估计来优化ssthresh和ewnd,歧避免TCP在丢包时盲目将窗口残半;3)与具有ECN功能的中问节点结合起来以区分随机误码丢包和拥塞丢包,根据丢包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重传恢复策略。仿真显示出TCP的改进方案是可行的,并且仿真结果也证明TCP的性能确实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中光网络单元的利用率低,光网络单元休眠能有效提高其能量效率,但用户的服务质量会下降.利用用户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提出一种服务质量感知的节能机制.高优先级数据的光网络单元在确认时隙之外休眠,低优先级数据的光网络单元根据数据到达率自适应地选择休眠参数,从而充分利用不同服务质量具有不同的延迟容忍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制能有效减少网络中数据的延迟,从而使网络中用户在满足服务质量要求下能量效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
着重讨论ATM网络的传输时延、交换时延、拆包时延以及部民的时延特性。并指出选择较短的信元长度对于缩短时延,降低信元丢失率,提高ATM的时间透明性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自组性分级结构可以优化无线自组网的性能与可扩展性。以DSR动态源路由与AODV按需平面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对所提出的分级结构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与常规的平面式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DSR与AODV协议中,分级结构明显增大了网络的容量。研究结果显示:无线自组网的容量与网络中节点数目的增加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ATM网络时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ATM网络的传输时延、交换时延、拆包时延以及总的时延特性。并指出选择较短的信元 长度对于缩短时延,降低信元丢失率,提高ATM 的时间透明性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彭海英 《科技信息》2008,(17):260-261
本文主要从设计、安装、调试三大环节来讲述如何制作一台电气控制柜。并结合工程实例,使初学者容易领会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今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大,骨干网和接入网的技术革新又使旧城域网成为网络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新一代城域网已成为各个设备制造商抢占市场的先机,是运营商拓展业务的重中之重。在介绍了城域网进行改革性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弹性分组环(RPR)组网技术后,阐述了10G以太网作为新一代的全光城域网络传送技术的优势和RPR在10G城域网以太网组网建设中的优势.探索了RPR的带宽管理技术,并提出了RPR环路带宽共享接入策略和公平接入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彭海英 《科技信息》2007,(1):99-100
西安古城的魅力,也需要通过独具特色的夜间景象去表现.结合西安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阐述从定位、格局、景观节点和节能上去.考虑西安市的照明规划.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采用分级结构模型构成的ATM网络,介绍这种模型的主要设备配置,然后讨论了ATM地址辨析方案以及建立ATM连接的方法与过程。这种模型充分利用ATM网络的高性能,有效地实现ATM网络上IP互联和传统局域网仿真,并易与现存的传统局域网互联。最后对实际应用作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