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洛宁蒿坪沟-铁炉坪地区内银金多金属矿床以脉状矿床为主,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形成与地壳伸展造山及变质核杂岩构造密切有关,变质核内的太华群地层是矿源层;伴随变质核隆起的花岗岩侵入活动,一方面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另一方面促进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拆离断层的形成与活动,为矿液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吴川-四会断裂带是广东省境内的一条主要构造带,走向北东,长约350km,宽约10至15km。许多证据表明这断裂带的早期阶段是一条韧性剪切带。本文讨论了这带的宏观和微观构造并在研究区内进行初步的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3.
前言新疆阿尔太山中段山前地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古生界的变质岩系和火山岩以及海面期的花岗岩。在这一地区由于受到后来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近北西西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北东向等的构造形迹。在北西向断裂的切割下把本区分划成许多小块。由于区域变质重结晶的作用,加之区内褶皱构造复杂性。从而使区域变质过程中形成的断裂构造难以识别。为了配合野外宏观的观察进一步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建立区域构造体系。了解区内应力场的发展、变化特征。我们对主要断裂带上或其旁侧的岩石内,采集了部分定向标本,进行岩石组构分析。分布见图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台南缘金矿带的矿石铅和燕山期花岗岩岩石铅与太华群岩石铅极为相似,μ,ω和Th/U比值都较低,其中矿石铅为多阶段铅。矿石铅和花岗岩岩石铅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位于上地幔和下地壳铅演化线之间,表明它们来自具低U和Th/U比值的深部源区(太华群)。所有矿床的矿石铅均可拟合成具不同斜率的二次等时线,这证明矿石铅是在不同时代从一个统一的源区(太华群)分离并沉淀成矿的,同时受到壳源铅的混染。这充分证明了成矿的多期性和复杂性以及成因的多重性,但仍以变质成因为主。本文还讨论了铅模式年龄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滑脱拆离带由浅部到深部为一脆性—脆韧性—韧性的断裂带.浅部盖层由于未遭受高温热液变质作用,所受围压和孔隙压力较小,表现为脆性变形;深部基底遭受了强烈的高温热液变质作用,岩石中赋存汽水流体较多,所受围压也较大,表现为韧性变形;而位于盖层与基底之间的拆离断层则由于高孔隙压力作用降低了部分围压效应,使之位于盖层与基底之间的拆离断层产生了脆韧性变形.这样在不同围压、流体、孔隙压力和高温热液变质作用等因素及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本地区滑脱拆离带的脆韧性转换  相似文献   
6.
脆性断层形成的递进连通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育于地壳浅层中的脆性断层常常由一系列次级小断层形成,在结合岩石力学试验“微” 观特征和地质学野外观测“宏”观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脆性断层形成由微裂纹→缝合线状裂缝→宏观断层→超大断裂的递进连通模型,并分析了裂缝递进连通的机制,解释了模型中断裂呈波状弯曲,连接分支及断裂逐渐与在主应力夹角变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桃林韧性剪切带中的韧性变形岩石——花岗质糜棱岩系列岩石和绢绿石英构造片岩的岩相学特征.首次对该区糜棱岩中石英内的包体进行了镜下观察和均一法测温,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讨论;韧性变形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有明显变化,岩石体积损失约40%.  相似文献   
8.
地面立体摄影象片过去主要用于测制地形图。它能不能进行地质解释,能不能勾绘地质界线,我们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区位于我院附近的大干岭中段,山势较陡、地形复杂、基岩出露情况中等,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左右。试验时对地面立体摄影象片的地质解释,采用航空象片地质解释的方法。首先熟悉工作区内基本的地质、地理情况,然后对单张象片、拼接角片、立体象片进行肉眼观察和立体观测,勾绘地质界线。观察象片时,应用航空象片地质解释的直接解释标志与间接解释标志,在象片上找寻地质信息。由于地面立体摄影象片是水平摄影获得的,它的比例尺较大,象场  相似文献   
9.
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表明,桃林断裂变质带中存在有糜棱岩和碎裂岩两个系列的断裂变质岩,并具分带性,说明该带经历了韧性和脆性两个不同机制的变形阶段。笔者认为该断裂变质带早期为一韧性剪切带,晚期叠加了脆性断层。  相似文献   
10.
河南熊耳山北坡西段的变质核杂岩核部,由太华群深变质岩系组成结晶基底,熊耳群未变质的火山岩系和第三系红层组成盖层。二者之间的滑脱拆离带下拆离盘由韧性变形的糜棱岩组成,具有典型的糜棱岩类岩石的基本特征。上拆离盘以脆性变形为主。盖层中发育了拆离断层特有的铲形断层,局部见同构造的花岗斑岩侵入其中。第三系红层向拆离断层反倾。滑脱拆离断层控制了本区热液矿床的分布,尤其是大型低品位金矿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