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桉树+粗果相思混交林模式及其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各种混交模式中,桉树高生长以行间混交模式高于带状混交和纯林模式;胸径生长因受到密度效应作用,行间与带状混交模式均低于纯林模式;单株材积以纯林最高,行间混交次之,带状混交模式最小;林木树冠长度以混交模式大于纯林模式.各模式中粗果相思的生长,以雷林33 号行间混交模式的单株材积最大,达到0-102 1 m3 ,粗果相思的群体蓄积为带状混交< 雷林33 号行间混交< MLA(尾叶桉无性系) 行间混交;从粗果相思的群体保存率看,MLA行间混交模式最高(90-4% ) ,远大于雷林33 号(47-1 % ) 行间混交和MLA的(43-9% ) 带状混交模式;从群体总产量来看,MLA行间混交模式最高,其它模式依次为MLA 纯林> 雷林33 号行间混交模式> MLA带状混交模式> W5 纯林模式> 雷林1 号桉与大叶相思混交模式;从生物量测定结果看,纯林MLA 单株生物量高于混交模式;群体生物量则以行间混交模式最高,达到71 414-1 kg/hm2 ,MLA带状混交与纯林模式分别为36 501-4 kg/hm2 和63 434-3 kg/hm2 ;各模式枯落物现存量以带状模式最高(9 794.0 kg/hm2) ,MLA行间混交模式次之(9 262.0 k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桉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筛选适合粤西地区速生丰产且抗风能力强的桉树优良无性系品系,为桉树多树种多品系营林选育良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雷州半岛开展21个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调查生长、形态及抗风等性状,对不同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估算不同无性系各性状重复力、变异系数和性状间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最后采用选择指数法对参选无性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结果】生长、形态和抗风性状在桉树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冠幅、干形及分枝的无性系重复力均大于0.5,为中强度遗传,性状稳定性高; 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异幅度为14.67%~51.06%,遗传变异系数为12.16%~44.53%,单株材积、枝下高、冠幅的变异系数较其他性状的大。参选桉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以选择指数法综合各性状表现,选出整体表现优于对照华桉1号的28#、2#、JJ144 3个无性系。【结论】在经历多次台风危害之后,初步选出生长、形态和抗风性能在雷州地区表现良好的桉树无性系28#、2#、JJ144,可作为后续良种选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