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90年代以来,我市主要病虫尤其地方性害虫偏轻发生,除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与往接近外,三化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大发生频率不同程度下降,降幅为2.1-63.6%,90年代以前的主要害早稻蓟马、稻瘿蚊、粘虫成为次要害虫。主要病虫发生面积为害损失减少一半左右。主要成因:①发迹耕作制度和品种布局,减少病虫源田和桥梁田;②推广抗(耐)病虫品种;③实行适度蔬植和科学肥水管理;④推广使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